萨州
亦作薛州。唐仪凤二年 (677) 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下罗苗族乡 (老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西南地。先天二年 (713) 降为羁縻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黄池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萨州,属泸州都督府。北宋属泸州,熙宁后废。
亦作薛州。唐仪凤二年 (677) 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下罗苗族乡 (老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西南地。先天二年 (713) 降为羁縻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黄池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萨州,属泸州都督府。北宋属泸州,熙宁后废。
北魏置,治所在桑干县 (今山西山阴县东)。辖境相当今山阴县及怀仁县部分地区。后废。
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丘北县。民国《丘北县志》:“丘,阜也,高也。境内诸山,唯暮冶峰极高,治城在暮冶之北,故曰丘北。”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
三国吴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湖广卷上: “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后废。西晋太康四年 (283) 复置,仍属南郡。南朝宋属巴陵郡。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冈山镇。原名阿公店。日本占领期间改名冈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冈山镇。因附近有大小冈山为名。《清一统志·台湾府》:大冈山“在台湾县南八十余里。山顶险峻,上有巨冈,可望不可登
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六洞山。《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 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一名灵洞山。高百余丈,灵洞凡六,而著者三”。今为游览风景区。
战国赵邑,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史记·赵世家》:赵襄子灭知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即此。
在今江苏涟水县城内文庙前。《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引 《县志》: “宋赵㮣未遇时, 曾游学涟水。及贵,人名其堂曰豹隐。”
即今台湾宜兰县东北壮围乡。清嘉庆初,漳州人吴沙子光裔继父业率众入垦,故有民壮围之名。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壮围乡。清嘉庆年间,福建漳浦人吴沙率大陆移民在此垦殖,以土地分配丁壮,遂有此名。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麓忠烈祠后。旧听松庵竹园故址。堂前叠石为台,像八卦形,故名点易台。相传为明邵宝研究易理之处。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河。宋《景定建康志》卷19:江宁浦“在城南七十五里。源出太平州当涂县界,长三十里,阔七尺,深一丈二尺,溉田一百二十顷”。《梁书·王僧辩传》:敬帝初,“(萧)贞阳济江之日,僧辩拥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