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菱湖

菱湖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菱湖 “西接乔江,下达湘水,互为吐纳”。


在安徽省安庆市区内。面积8平方千米,以盛产菱藕著名。原为自然水塘,后扩建成游览胜地。内有明史可法“宜城天堑”石碑及清书法家邓石如精美碑刻。1921年6月2日,安庆学生要求增加教育经费向省议会请愿,遭军阀倪道烺、马联甲残酷镇压,引起震动全国的安徽省六二学潮,死难者姜高琦、周肇基及周妻黄家馥葬于湖内,并于湖内建纪念堂和血衣亭,纪念堂壁上刻三人石像。墓、堂、亭毁于抗日战争,墓基尚存。建国后,增建花房、画亭,开拓湖滨道路,培植林木丝竹,成为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安儿城

    即保塞砦。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为保塞砦。

  • 文翁学堂

    亦名文翁石室,又名周公礼殿。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为四川最早的官办学校。《周书·辛昂传》:尉迟迥“复表昂行成都令。昂到县,即与诸生祭文翁学堂,因共欢宴”。北宋名

  • 荡山县

    南朝梁置,属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西南。隋大业二年 (606) 废。《寰宇记》 卷161临贺县: 废荡山县 “因界内荡山为名”。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属贺州。天宝初属临贺郡,乾元初复属贺州。北

  • 尉氏县

    ①秦始皇二年 (前245) 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尉氏县。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属陈留郡。北魏兴安元年 (452) 废。太安三年 (457) 复置。东魏天平元年 (534) 改属开封郡

  • 冈底斯山

    在今西藏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山隔雅鲁藏布江河谷平行,西自狮泉河和噶尔藏布汇流处起,向东延伸,东接念青唐古拉山,长约二千余里。其主峰冈仁波齐峰,在阿里普兰县北。《清一统志·西藏》:“唐古特言冈底斯者,犹言

  • 罗阳第一关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洪口乡。《方舆纪要》 卷94泰顺县: 罗阳第一关 “在县东四十里,当洪水、东渡之西,道出瑞安……水陆往来,多出于此”。在今浙江省泰顺县东洪口。明属泰顺县。为水陆往来之交通要道。清废。

  • 乱石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9广州:乱石山“在蒲涧后,(唐)杜审言诗曰:乍将云鸟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如欲坠”。即此。《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白云山”条:“乱石山在府东北二

  • 汴山

    即大弁山。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隋书·地理志》:北海郡临朐县有“汴山”,即此。

  • 对节砦

    在今河北涞源县北。《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对节砦,“与馒尖、窟龙、孟良、栳栳、夹鞍、五寨俱为戍守处”。

  • 蓟州镇

    明 “九边” 之一,为近畿防卫重镇。总兵官驻三屯营 (今河北迁西县西北二十五里三屯营镇)。镇守地区东起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之山海关,西至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长城一线。后废。明九边之一。总兵官驻三屯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