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莒县

莒县

①秦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莒县。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置城阳国,以莒为都。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属城阳郡。西晋为城阳郡治。南朝宋为东莞郡治。北齐属义塘郡。隋属琅邪郡。唐属密州。金为城阳州治,后为莒州治。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省入莒州。清属沂州府。1913年改为莒县,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②东晋侨置,属南东莞侨郡。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二十里。南齐后废。


在山东省东南部、沭河上游。属日照市。面积 1952.4 平方千米。人口110万。辖15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阳镇。春秋为莒国都。秦置莒县,为琅邪郡治。《元和郡县志》:莒县“县治在莒国故城中”,莒县因莒国为名。西汉为城阳国都。东汉属琅邪国。西晋为城阳郡治。太康十年(289年)改属东莞郡。元康后为东莞郡治。北齐东莞郡并入东安郡。隋属琅邪郡。唐、宋属密州。金为莒州治。明初省莒县入莒州,属青州府。1913年复改莒县,属岱南道。1925年属琅邪道,1928年直属省。1946年属滨海行署区。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同年莒沂县撤销,部分地划归莒县。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2年属日照市。地处沂蒙山区东缘和五莲山低山丘陵区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稻、甘薯;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棉花、黄烟、药材等。土特产品有苹果、草柳制品、屏风、地毯、花生米等。矿产有煤、蛭石、石膏、重晶石、石灰石、水晶、石英、金、银、铜、铁等矿。有机械、建材、轻工、纺织、化工、食品、电子、发电、橡胶、服装等厂。主要公路有潍徐、石兖、莒新干线。纪念地有蟠龙山烈士陵园。名胜古迹有浮来山、玉皇山、马亓山、莒县故城、齐家庄汉墓群、东莞齐长城、陵阳河古遗址、刘勰故居等。


猜你喜欢

  • 留守营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二十五里留守营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抚宁县图: 南有留守营。

  • 元结墓

    在今河南鲁山县北二十六里泉上村北青条岭下。元结(723—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乱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今洛阳)人。少居鲁山商余山。唐代著名文学家。曾任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道州

  • 偏岭口

    在今山西山阴县北五十里偏岭村。《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偏岭口在 “县西南五十里。其北又有大峪、小峪、芦子、阿毛四口,并为戍守要地”。

  • 他山

    在今贵州余庆县西北一百里松烟镇社蒲村。南明永历八年(1654), 四川巡抚钱邦芑(字开少)拒绝与孙可望共事,削发为僧,移居余庆社蒲村大错庵,常登此山,遂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题名“他山”。山上题

  • 丰京

    又称丰。亦作酆。与镐京同为西周都城。在今陕西长安县西沣河西岸客省庄、张家坡、马王村一带西周遗址范围内。周文王伐崇侯虎自岐迁此。《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周武王迁都镐京,丰京遂成

  • 隆虑山

    亦名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西汉置隆虑县,即以此山为名。《后汉书·吴汉传》: “及青犊破,而尤来果北走隆虑山。” 即此。东汉改名林虑山。古山名。又称林虑山。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西汉更始二年(

  • 火麻营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九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火麻营“在筸子哨西北,为��木营粮运必经之地。征苗时设粮台于此。刘应中称其山高而稍秀,水险而差清,亦酋中要地也”。

  • 白茆新市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三十里白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昭文县图:东南有白茆新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常熟县东南有“白茆新市”,“白茆新市跨白茆塘,向无村舍,明季始成市,故名曰新”。

  • 扁鹊城

    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南四十里。《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径胡城南……南对扁鹊城,当是越人旧所径涉,故邑流其名耳。” 《水经注疏》 守敬按: “ 《名胜志》 亦云相传扁鹊所居,但 《史记·扁鹊传》 云,

  • 龙爪关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清一统志·永顺府》:龙爪关“在永顺县东一百五十里,接澧州永定县(今张家界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