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懿县
唐贞观十六年 (642)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青羊镇。北宋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扶欢。为溱州治。北宋时降为寨。
唐贞观十六年 (642)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青羊镇。北宋废。
古县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扶欢。为溱州治。北宋时降为寨。
在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北四里双山乡。《舆地纪胜》卷3嘉兴府:殳山“昔道士殳基隐居学道”,故名。宋张尧同有《殳山》诗。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建昌卫。治所即今四川米易县。二十七年 (1394),改属会川卫。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1) 改置迷易所巡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治今四川省米易县,属建昌卫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北五十里姚市镇 (姚市场),接潼南、遂宁界。清道光 《安岳县志》 卷11:嘉庆年间,白莲教张子总 “自遂宁东禅寺入安岳境,焚附郭乡通贤场、 玉带桥, 宿姚市镇”。在四川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铜陵县析置,属皖南行署区。治大通镇(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大通镇)。1950年撤销,并入铜陵县。旧市名。1949年解放后,由铜陵县大通镇升置。属皖南行署区(1952年改属安徽省)。19
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北。《清一统志·武昌府一》:谷口湖“在咸宁县西北。中有洲渚,凫雁聚焉。其东为关阳湖,与紫潭湖相接”。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曲靖路。治所在马龙城(今云南马龙县北郊旧城山)。马龙即彝语麻龙的异写,“麻”为兵,“龙”为城,意即驻兵的城。明属曲靖府,万历四十年(1612)迁治今马龙县。1913年废为
北宋置,属什邡县。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场,人口370。以驻地杨场得名。1951年为杨场乡,1958年为杨何公社,1984
隋大业初改招义县置,属钟离郡。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原名旧县)。唐武德七年(624)改为招义县。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改招义县置,治今安徽省明光市东北旧县。属钟离郡。唐武德三年
①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清有外委驻防。②亦名牛头城、赤牛城。在今四川梁平县西二十里仁贤镇(沙河铺)牛头村附近。《方舆纪要》卷69梁山县:牛头寨“在县西二十里赤牛山上,亦名赤牛城。宋淳祐二年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