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中县
东晋义熙中改褒中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打钟寺。南朝宋废。
古县名。东晋义熙中改褒中县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大钟寺。属汉中郡。南朝宋废。
东晋义熙中改褒中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打钟寺。南朝宋废。
古县名。东晋义熙中改褒中县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大钟寺。属汉中郡。南朝宋废。
一名钟城崴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旧属和龙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为往来孔道,边塞要地。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图们江“又东北径光霁峪,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光霁峪城西山也,通商分局在焉
在今湖南怀化市境。《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保牢山 “昔人保聚其中,以其牢险,因名”。《方舆纪要》 卷81沅州 “明山” 条下: “又保牢山,州(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 东百里。蛮僚据此,资其牢险。”
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峡中天井山下,有东汉建宁四年 (171) 所建黄龙碑 (亦名西峡颂摩崖),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事迹。传为唐吴道子手笔。《方舆胜览》 卷70: 清风轩 “有汉武都太守河阳李
在今内蒙古奈曼旗西北孔春庙泡子。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旗》卷16:长泊“周围二百里。泊多野鹅鸭,辽主射猎之所。道出中京之北四日程,经榆林馆、饥鸟馆、香山子馆,南北即长泊。北至上京八百里,西至宜坤州十五
在今江西上犹县东北。《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九十九曲水“源发上犹县东北四十里,西南流合县水入章江。其湾九十九,故名”。《清一统志·南安府》:九十九曲水“在上犹县东北四十里。源出上坪,西南流入益浆水,
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四十里,为武昌湖东半部。《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漳湖” 条下: 武昌湖 “又东十里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上湖,会上流诸水,其涨弥天,又东北汇于漳湖,导流为埭沟河,达府西皖口入江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阳镇“在县东二十五里……为商旅聚集之所”。
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金鸡坪营 “在府东四十里云头山,与高明县九曲径相接。嘉靖二十五年置”。
亦名八里郎。即今西藏洛隆县西八里。藏语意为帐篷山、牛帐篷山。当内地与西藏往来通道。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巴拉山“在硕板多西南,势平坦,上下约三十里,至巴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