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冲寨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西南六十里。山势险峻,径路崎岖,苗民屡凭险为固。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乾隆初年,苇冲苗尝出劫高岩河粮船即此”。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西南六十里。山势险峻,径路崎岖,苗民屡凭险为固。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乾隆初年,苇冲苗尝出劫高岩河粮船即此”。
①即今河北顺平县西南八里尧城村。《水经·滱水注》:“望都城东有一城名尧姑城。”即此。②即今安徽东至县。《元和志》卷28至德县:“尧城在县南四里。舜城在城北二十里。旧传两帝南巡至此。”今东至县城称尧渡镇
在今广东云浮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东安县: 逢衍水 “在县北。源出甘山,下流入于西江”。
即今安徽石台县南四十里之大历山。《方舆纪要》 卷27石埭县: 栎山在 “县西百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九十里。石壁峭挺,阿有龙池,波流甚远,池口河东源出此。其并峙者曰洞山”。
又作杨梁。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三十里。《左传》:襄公十二年(前561),“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扬梁, 以报晋之取郑也”。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左传》襄公十二年(前561年)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新格乡境。《清史稿·阿桂传》:“僧格宗者,小金川门户也。甲尔木山梁为僧格宗要经。阿桂乘贼怠,潜赴墨陇沟,夜半大雾,袭据之,进逼僧格宗。”即此。
北宋置,属铜陵县。即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唐末曾置义安县于此。在安徽省铜陵县中部。面积40.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顺安,人口1.1万。取“顺利平安”之意而名。古为临津驿,唐末为义
即鄩谷水。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集解》引徐广曰:“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正义》引《括地志》:“温泉水即寻,源出洛州巩县西南四十里。”一说“什谷之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瑞安府置,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辖境当今浙江温州、瑞安二市及永嘉、乐清、平阳、泰顺、文成、苍南、玉环、洞头八县地。明洪武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岚山乡。《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莹桂集”条下:岚山集“在县西四十里”。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东南一百四十多里。“乌扎”,藏语意为头发,“拉”意为山口。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达巴宗东波到印度觉朗姆一带的山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