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布部
又作茫布部。宋代的部名,属叙州羁縻。在今云南镇雄县北四十里芒部镇。明《寰宇通志》卷96镇雄府:“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茫布徙居此地,其后昌盛,号茫布部。”元置茫部路。
南诏时置,驻地即今云南省镇雄县北芒市。属拓车节度。
又作茫布部。宋代的部名,属叙州羁縻。在今云南镇雄县北四十里芒部镇。明《寰宇通志》卷96镇雄府:“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茫布徙居此地,其后昌盛,号茫布部。”元置茫部路。
南诏时置,驻地即今云南省镇雄县北芒市。属拓车节度。
即回山。在今甘肃泾川县西。《明一统志》卷3平凉府:回中山“在泾州西五里,上有王母宫”。相传周穆王、汉武帝先后游此。山麓有碑,文曰古瑶池降王母处。
即今陕西眉县东南槐芽镇。清 《郿县志》卷4: 槐芽镇在 “县东三十里”。在陕西省眉县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槐芽街,人口5830。镇以驻地名。相传,宋代此地严冬槐林萌芽,建村
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明嘉靖《漳平县志》卷2:三重岭“在县南二十里,居仁、永福之间。高下相因者有三,故名”。
元置,属余姚县。在今浙江余姚市青港乡北五里。明洪武二十年 (1387) 迁至今余姚市北新新乡桑家村。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废。
北宋置,属定安县。即今甘肃宁县西焦村乡。金属安定县。
北周闵帝改什方县置,属广汉郡。治所即今四川什邡县。武帝时省入雒县。古县名。北周闵帝改什方县置,治今四川省什邡市。属广汉郡。武帝废入雒县。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八里。《清一统志·曲靖府》:月狐山“在寻甸州东北八里。延亘五十余里。山顶有云气则雨”。一名凤梧山。凤梧所之名本此。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团湖山“在万年县(今青云镇)西南,接余干、安仁二县界。其下有团湖坪,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水经·漾水注》:宕渠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与槃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谓之北水”。《元和志》卷22兴元府南郑县:“巴岭,在县南一百九里。东傍临汉江,与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国。”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2:观音阁场在“县(旧治在今金华镇)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乡。1984年改为太乙镇。(1)在湖南省溆浦县中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