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良峰山

良峰山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诏安县:良峰山在“县西一里,耸拔奇秀,县之主山也”。


猜你喜欢

  • 黄帝陵

    ①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封禅书》 载: 汉武帝 “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上曰: ‘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 或对曰: ‘黄帝已

  • 无字碑

    在今陕西乾县北、唐乾陵正南御道东侧。通高7.53米。碑身正、背面均无文字。宋、金之后,游人始于碑上题刻文字,南面三十二段,北面十段,共四十二段。最著名的当为“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不仅保存完整,

  • 平番堡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六里镇江关乡南。清改置平番营。

  • 云和县

    明景泰三年(1452)析丽水县置,属处州府。治所即今浙江云和县。据《方舆纪要》卷94云和县:“本丽水县浮云、元和二乡地”,置县后因以为名。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2年浙江省徙治

  • 禹王台 (臺)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十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禹王台,“ 《县志》: 世传神禹治水时,凿马陵山,引沭水归海,筑台于此,以镇水势”。明正德间,台渐圮,嗣后沭水泛涨而西,县城屡被冲决。清康熙间,始筑

  • 黄川镇

    北宋置,属上洛县。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七十里。(1)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西北。属上洛县。后废。(2)在江苏省东海县东北部,北临沭河,南临鲁兰河。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

  • 琅

    又名琅山、 浪峤南屿。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 连横 《台湾通史·抚垦志》: “琅在台之极南,或作郎娇,番语也,归化之番凡十八社。”清光绪元年 (1875) 置恒

  • 三河口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三河口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作“三河场”。集镇名。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北塘河两岸。属焦溪镇。人口1200。为原三河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三河口因北塘河、西沟河、申浦河交

  • 夜郎郡

    ①西晋永嘉五年 (311) 分牂牁、朱提、建宁三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夜郎县 (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辖境约当今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一隅。南朝梁大宝以后废。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夜郎县 (今湖南辰溪

  • 舆侯国

    东汉改舆县置,属广陵郡。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市北。三国吴复为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