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辅七年(1123)升显州置,治所在山东县,后改名广宁县(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黑山以南和医巫闾山、大凌河下游以东地区。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广宁府路。清康熙三年
北魏太和十四年(490)置,治所在朱阳县(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朱阳关镇)。孝昌二年(526)废。西魏大统二年(536)复置,属东义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废。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置,治朱阳
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宋史·夏国传》:景祐元年(1034),夏人侵庆州,“环庆路都监齐宗矩、走马承受赵德宣、宁州都监王文援之,次节义峰,伏兵发,执宗矩,久之始放归”。
亦作陇木长官司。明洪武七年(1374)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四十里。《明史·四川土司传》:“陇木长官司,其长官即陇木里人也。……所属玉亭、神溪十二寨。”清以后废。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
1918年改上林土县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在驮用 (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思林镇)。1935年改置平治县。旧县名。1926年废上林土县及下旺、旧城两土司,以其辖地和恩隆县部分区域合置。治驮用(今广西平果县西
即今河北蠡县东南二十八里洪善堡乡。明嘉靖 《蠡县志》 市: 有洪善堡。
①在今河北滦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岩山 “状如虎踞,其东绝壁百仞。有洞十八,其三洞最大而深,在绝壁间,攀援莫上,下有石桥,一郡水口也”。②一名龙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符瑞志》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崇武镇。清顺治十四年(1657)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惠安县东南崇武镇。属永宁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与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十四年(417),勃勃以子璝“率骑二万南伐长安,……义真遣龙骧将军沈田子率众逆战,不利而退,屯刘回堡”。即此。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南。东晋义熙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