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雄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罗雄部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二十五里阿邦村北。至正二十三年 (1363) 迁治县北十二里旧州东。明代属曲靖府,万历十五年 (1587) 改罗平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罗雄部置,治今云南省罗平县。属曲靖府。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改为罗平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罗雄部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二十五里阿邦村北。至正二十三年 (1363) 迁治县北十二里旧州东。明代属曲靖府,万历十五年 (1587) 改罗平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罗雄部置,治今云南省罗平县。属曲靖府。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改为罗平州。
在今湖南桂阳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九鼎山”条下:毛寿山 “五代时亦出铅,宋废”。
①北魏置,属临潼郡。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孝昌中废。东魏武定初复置,后废。②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1015) 改昭应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清一统志·抚州府一》:吴家渡“在临川县北二里,旴水所经。临川县界官渡凡七:曰瑶湖,曰黄塘,曰云山,曰梅洲,曰永丰,曰辜家。而吴渡尤为要津”。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渚碧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沙比礁。1947年改名渚碧礁。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海源洞 “在城西二十里。中容数百人。四崖削立,石乳奇幻,下有龙湫,其水清浅,四时不竭,流入鸳鸯池,又注为黑龙潭”。
即今四川阆中市。战国秦惠文王灭巴国后,张仪重建。《新定九域志》卷8阆州:“阆中古城,本张仪城也。”《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张仪城,“《图经》云:秦司马错执巴王以归,阆中遂筑此城。今仪庙存焉,谓之张仪
在今西藏索县东南军巴附近。藏语意石头部落的下方。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在今广西荔浦县东。《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延滨江“在荔浦县东三十五里。源出上洞,流合荔水”。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洋河西岸西河南乡。清光绪《抚宁县志》卷8:西河南堡“(管)西河南,距城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