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肥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六年 (623) 属南石州。贞观元年 (627) 废入石龙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属罗州。后属南石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六年 (623) 属南石州。贞观元年 (627) 废入石龙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属罗州。后属南石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辽天赞初置,为上京、临潢府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上京城遗址)。《辽史·地理志》 临潢县: 太祖 “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以名”。元废。契丹天赞初置,治今内蒙古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有大、小笔架山。明 《辽东志》 卷1宁远卫: 小笔架山 “在海中六十八里”。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6锦县: 大笔架山在 “城西南六十里,与小笔架山俱峙海中。状如笔架,潮退,见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东平湖西岸昆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金山” 条: “其南为坤山,亦曰困山。上有马跑泉,东有蟾蜍峡、莲花沿,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下有饮马泉。”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沿海一带。北起安平古堡故址(在一鲲身),南至二层行溪(即二仁溪)口,原由多处沙洲连续发展而成,地势起伏,有如鲸(鲲)背浮露水面,故名“鲲身”。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自打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实格里一带。一说在苏门答腊岛东岸之望加丽。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北宋皇祐三年(1051)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永宁河东,旧纳溪县城)。《宋史·蛮夷传》:熙宁十年(1077),“罗苟夷犯纳溪砦。初,砦民与罗苟夷竞鱼笱,误殴杀之,吏为按验。夷已忿,谓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中部。东汉废。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大海中之下川岛。《寰宇记》卷157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出煎香。有盐田,土煎盐为业。”见“下川岛”。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三十里宁鲁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宁鲁堡“嘉靖二十一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后设市场于北,亦冲要处也”。
即今云南临沧县西南勐托村。清有把总额外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