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田县

罗田县

南朝梁置,为义城郡治。治所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魁山之阳。《舆地纪胜》 卷47蕲州: 崄石“在蕲水县东北十里,罗田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隋属蕲春郡。唐武德四年 (621)废。北宋元祐八年 (1093) 于石桥镇复置,属蕲州。治所在今罗田县东石桥镇。南宋末又废。元至元中复置,大德八年 (1304) 移治官渡河 (今罗田县)。明属黄州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元末农民领袖徐寿辉为本县人,在县东北多云山(天堂寨山) 起义。


在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北邻安徽省。属黄冈市。面积 2129 平方千米。人口59.6万。辖7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山镇。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析齐昌县置罗田县。故治在今县东魁山之阳。取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二人名姓称罗田;一说系安置(罗)巴水蛮酋长田氏而得名。《舆地纪胜》:崄石“在蕲水县东北十里,罗田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隋属蕲春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并入兰溪县,后兰溪县改为蕲水县。北宋元廞八年(1093年)复置罗田县,治今县东石畈。南宋嘉熙年间废。元至元中复置。大德八年(1304年)移今治,属蕲州。明、清属黄州府。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黄冈专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南麓、巴水上游。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小麦、烟叶,盛产蚕茧、板栗、油桐。工业有机械、化工、缫丝、纺织、轻工、食品等。公路有318国道及罗兰、长三公路等。名胜古迹有孔庙圣殿、东坡井、老塔山、凤山风景区等。


猜你喜欢

  • ?溪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东南流至沅陵县入酉水。《水经·沅水注》: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溪、 无溪、 酉溪、 辰溪其一焉。” 光绪 《湖南通志》 卷24谓即明

  • 孝丰县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分安吉县置,属湖州府。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孝丰镇。以乡名县。正德二年(1507)改属安吉州。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属湖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 城门山

    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0结安州: 城门山 “在州治 (今结安) 东北。以壁立如门”。

  • 沭阳县

    北周建德七年 (578) 改怀文县置,为沭阳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元和志》 卷11海州: 沭阳县 “在沭水之阳,故以为名”。隋属东海郡。唐属海州。明属淮安府。清雍正二年 (1724)改属海州。民

  • 昌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二十五里昌城镇。高帝八年 (前199) 封旅卿为昌侯。元鼎元年 (前116) 又封城阳顷王子差为昌侯,即此。东汉省。西汉元鼎元年(前116年),武帝封城阳王子差

  • 马脑城

    南宋宝祐四年(1256)建于马脑山,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嘴山。有建马脑山城摩岩石刻。民国《南川县志》卷2:马嘴场在“龙崖城西南三里。龙崖城一名马脑城”。

  • 扬之水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

  • 川边道

    1916年依原边东、边西两道区域合并改置,属川边特别区域。治康定县(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约当今四川大金川、大渡河以西,西藏巴青、索县、比如、嘉黎、工布江达、林芝、墨脱以东地区。1925年改属西康特别区

  • 两淮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

  • 勒都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境。《明史·陈怀传》: “宣德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 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