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源县

罗源县

宋乾兴元年 (1022) 改永昌县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北部,东南临罗源湾。属福州市。面积 1081 平方千米。人口25.3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山镇。唐大中元年(847年)析连江县地置罗源场,咸通二年(861年)改永贞监。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王闽升为永贞县,设治于西隔里水陆寺侧,属长乐府;汉乾祐元年(948年)属福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名永昌县。乾兴元年(1022年)更名罗源县,以境内罗江(今罗源溪)属一源三分流之一而名。清道光《罗源县志》:罗源县“盖取罗川为名”。庆历八年(1048年)迁县治于凤山南麓(为今治)。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废府,属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省。1940年又由连江县划入翼屿、北山。1949年属第四专区,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福安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属闽侯专区,1970年属福安专区。1971年属宁德地区。1983年属福州市。地处闽东山地东北部。霍口溪纵贯西部注入鳌江,起步溪横贯中部注罗源湾。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薯、烟草。水产养殖海带、紫菜、牡蛎、对虾。产七境堂绿茶、下廪羊、双草素席及柿等。工业有卷烟、造纸、制盐、塑料、食品、酿造等。福分(福鼎)公路经此。将军帽港可通外海。古迹有宋陈太尉宫、圣水寺罗汉像石雕。纪念地有北山、八井区、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北门顶有林可彝烈士故居。


猜你喜欢

  • 多刚县

    亦作哆罔县。唐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宋史·蛮夷传四》:大中祥符六年(1013),“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行牌率众劫淯井监,杀驻泊借职平言”。即此。

  • 小溪砦

    北宋置,属合江县。在今四川合江县南。以小溪为名。元初废。

  • 碧舍县

    亦作碧社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北舍县置,属建昌府 (后改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后废。古县名。明初改北舍县置,治今四川省昭觉县。属永宁州。后废。

  • 界首河

    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永宁河 “亦曰界首河”。《明史·曹震传》: 洪武二十四年 (1391),“会永宁宣慰司言: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

  • 北洛水

    即洛水。今陕西省洛河。

  • 柳树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清光绪 《射洪县志》 卷2: 柳树镇在 “县南八十里”。(1)在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东南部。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柳,人口2万。清初有人迁入时,因家东部

  • 贞女山

    在今广东连州市南。《水经·洭水注》:“洭水又东南流,峤水注之。水出都峤之溪,溪水下流历峡南出,是峡谓之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于此

  • 平梁城

    南宋淳祐中建。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平梁山上。道光《保宁府志》卷15:《张实筑平梁城题名记》:“大宋淳祐十一年都统制忠州刺史环卫张实大使余龙学诸军创平梁山城。山名取抚平梁州之义,地则坐据要地,壁立万

  • 南栈道

    即金牛道 (石牛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广元而至剑阁。《方舆纪要》 卷56汉中府: 金牛道 “今之南栈。自沔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之大剑关口,皆谓之金牛道,即秦惠王入蜀之路也。自秦以

  • 安丰县

    ①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西汉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徙废。②东晋侨置,属安丰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朝宋属寻阳郡。南齐废。③东晋末置,南朝宋为安丰郡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