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缙云 (雲) 山

缙云 (雲) 山

①一名仙都山。在今浙江缙云县东二十三里仙都乡。《隋书·地理志》 永嘉郡括仓县: “有缙云山。” 《寰宇记》 卷99处州缙云县下引《郡国志》 云: “缙云 (山) 有瀑布,日照如晴虹,风吹如细雨,即此山。” 《唐六典》 列为十道名山之一。

②在今山东济宁市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济宁州》: 缙云山 “北瞰重湖,西联九十九峰,漕河绕其左,有登临之胜。一名晋阳山”。

③又名巴山、凤凰山、来凤山。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镇西。《寰宇记》 卷136巴县: 缙云山,“在县西一百三十七里。其山高耸,林木郁茂,下有泉水,东西分流。传云: 黄帝于此合神丹,故此山得名以纪之”。《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缙云山,“ 《元统志》: 山有九峰,其中二峰最秀: 一名狮子,一名香炉。左接渔鹿峡入涪江,右入江津县界华盖峰,达于岷江,横亘二百余里”。风景美秀,有 “小峨眉” 之誉。1979年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溪南市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溪南镇。民国 《霞浦县志》 卷6《城市志》: 南乡有溪南市。

  • 错尔基寺

    在今四川壤塘县东北中壤塘乡中壤塘村。建于明洪武十一年 (1378),为喇嘛寺庙,保存完好。

  • 鹿港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镇。原名鹿仔港,日本占领期间于1897年改名鹿港。清有县丞驻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鹿港镇。在台湾省彰化县鹿港溪口北岸。旧名鹿仔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改名鹿港。

  • 万岁池

    亦名万顷池。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建成都城取土成池,在四川成都市北十里凤凰山东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新唐书·地理志》 成都县:“北

  • 孙家铺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清乾隆《毕节县志》卷1:正东有孙家铺。

  • 巴斗山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巴斗山“高入云表,登其巅者盛夏挟纩,俯视乾、凤、泸、麻苗寨民村,历历在目,绵亘数十里。东之五里坪,西之军田坪,南之踏虎,北之狗岩,

  • 麦匝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北麦扎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宣德二年(1426),千户钱宏“又领军突入麦匝诸族,逼取牛马,致番人忿怒”。即此。后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 彭湖屿

    又作澎湖屿。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明史· 地理志》 泉州府晋江县: “海中有澎湖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晋江县: 彭湖屿 “在府东南海中。山形平衍,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周围小屿颇多。自

  • 小神湖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清一统志·徐州府一》:小神湖,“清康熙十七年河臣靳辅于毛城铺建减水闸坝。减黄河涨水入此湖,下达雌河及萧县永固姬村等湖, 至(江苏)宿迁归仁堤, 入洪泽湖”。

  • 义陵县

    西汉置,为武陵郡治。治所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三里梁家坡。东汉省入辰阳县。《方舆胜览》卷30常德府《郡名》:义陵,“初项羽杀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异之,故曰义陵”。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