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淮海府置,治所在江都县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为扬州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淮海府。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旋改称扬州府。后遂以维扬府作扬州府的别称。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淮海府置,治所在江都县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为扬州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淮海府。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旋改称扬州府。后遂以维扬府作扬州府的别称。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南及吉林舒兰、蛟河县境之老爷岭。《金史·地理志》:会宁有马纪岭。
在今陕西蓝田县北。《资治通鉴》: 唐广德元年 (763),吐蕃攻陷长安,“郭子仪使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将二百骑出蓝田观虏势,……全绪至韩公堆,昼则击鼓张旗帜,夜则多然火,以疑吐蕃”。即此。
明代以来西洱河又习称洱海。在今云南大理市东。《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西洱海 “在府城东。古叶楪河也,一名洱海,又名西洱河。源自邓川,合点苍山之十八川而汇于此,形如人耳,周三百余里,中有罗筌、浓禾
①西晋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梓潼县北。《旧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 “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南朝梁改为潺亭县。②西魏改潺亭县置,为万安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隋属金山郡
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明一统志》 卷37洮州卫: “黑松岭在卫城东三十里,上多松树。”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孤江水南岸表湖。《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表湖市巡司 “在永丰县南二百余里。明置巡司,今因之”。
①在今河北定州市南。《清一统志·定州》:陋室 “在州南三里庄。唐刘禹锡所筑,有铭”。②在今安徽和县城内。为唐刘禹锡为和州刺史时建。《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陋室 “唐刘禹锡所辟。又有陋室铭,禹锡所撰
北宋于旧长林县城置,属长林县。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北。在陕西省勉县东部。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寨街,人口1100。镇区明嘉靖年间以街狭长筑有寨堡得名,镇后更今名。1965年设长林公
在今湖南岳阳市北七里。《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七里山,“宋岳飞讨杨么,屯兵于此”。
明初置,属前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江苏太仓市。弘治十年(1497)改置为太仓州。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置,治今江苏省太仓市。弘治十年(1497年)改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