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拉剔噶珊
清初于者帖列山卫置,属宁古塔将军。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东北。后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内府舆图》: 黑龙江下游有 “绰拉剔噶珊”。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绰拉剔”。清咸丰年间被俄割占。
清初于者帖列山卫置,属宁古塔将军。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东北。后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内府舆图》: 黑龙江下游有 “绰拉剔噶珊”。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 “绰拉剔”。清咸丰年间被俄割占。
吐蕃置,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宋史·地理志》 河州: “安乡关,旧城桥关,元符三年赐名。” 《方舆纪要》 卷60河州: 安乡城“在州东北五十里。吐蕃所置城桥关也”。
清雍正五年 (1727) 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之九卡屯村。
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沙溪镇西。为明末清初沙溪宣抚司驻地。
俗名小兴州。明洪武三年 (1370) 改宜兴卫置,后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宜兴卫置,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永乐元年(14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二十里,浔江中之灯州村。《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褟洲” 条下: “又登洲在县西二十里。中流一峰尖峙,高数百尺。” 明置登洲营于此。
即今四川汶川县西南三江乡。以地处中河、西河、黑石河汇合处而名。民国《川西边事辑览》第八编:水磨沟至三江口, “此地为汶川巨市,居民约一百余家。过此,即人家稀少”。清代征大小金川,一路军由此而进。
①一名老四平街,又称古四平街。即今辽宁昌图县北老四平镇。清宣统《昌图府志》:四平街“东通吉林半拉山门,北至奉化县(今梨树县),西达八面城,南抵��鹭村,其道里距离皆相若,为
即今湖北宣恩县南五十八里高罗镇。清设外委驻守。
一名连云峪。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十五里,大青河口外。《明史·地理志》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