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宜县
1937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红泉、宜川二县合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2月改置固临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红泉、宜川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延安市临镇。1938年改名固临县。
1937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红泉、宜川二县合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2月改置固临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红泉、宜川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延安市临镇。1938年改名固临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都司。成化中徙安顺州治普定卫城。清康熙十一年(1672) 改为普定县。明洪武年间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属
一名蒲圻山。在今湖北蒲圻市西北赤壁山。《水经·江水注》: “陆水又东径蒲矶山北。” 《舆地纪胜》 卷66鄂州: 蒲矶山在 “嘉鱼县境。若湖若洲,皆以蒲矶名。盖蒲圻县初置于此”。《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①南朝梁置,为南郢州治。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潢川县南)。隋开皇初废。②南朝梁置,属北江州。治所在光城县(今湖北黄陂县北)。北齐废。南朝梁置,治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隋开皇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环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属环州。宋改属宜州所领羁縻镇宁州。后废。
西魏降仇池郡置,属顺政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寻改为灵道县。古县名。西魏降仇池郡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属顺政郡。后改名灵道县。
亦名执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东晋法显《佛国记》:“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彼国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其国大,在洲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二十里
①即黄浦江。今上海市境内黄浦江。南宋绍兴间高子凤 《南积善寺记》 作黄浦塘。元至元年间称为黄浦港。《明史·地理志》 松江府华亭县: “东南有黄浦。”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十八里。南朝宋鲍照有《黄浦桥送别
①隋仁寿四年 (604) 置,治所在蒙山县(今四川雅安市西)。《元和志》 卷32雅州: “因州境雅安山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临邛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雅州。治所严道县 (今雅安
①清雍正十三年 (1735) 置,为泰安府治。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为泰安道治。1928年直属山东省。1982年改设泰安市。②1947年改依安县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
即今浙江平阳县东南海中南麂岛。《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南麂山 “在县东海中。有平壤数千亩,称饶沃,环海负岛,逋逃之徒易以蕃聚,倭寇每出没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