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云

紫云

(雲)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直隶州》: 紫云山 “南北两山左右拱抱。一泉涌出,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其郏、敖诸山对列如屏,襄中第 一胜境也。明李敏建书院于上,故又名书院山。当山隘处有骆驼岭”。

②在今湖北麻城市西。《清一统志·黄州府一》:紫云山“在麻城县西七十里,接黄安县界”。

③在今湖北黄梅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云山 “山路萦纡,望如削笔,其顶平旷,东西环拱,内有平田。僧人值茶,即为紫云茶”。

④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二十里。《清一统志·宝庆府一》: 紫云山 “亦名云雾岭。高三里。上有紫霄宫、紫云庵、潜龙书舍”。

⑤在今湖南新宁县东北。《清 一统志 · 宝庆府 一》:紫云山 “在武冈州东 一百二十里,接新宁县及永州府东安县界。山产紫芝,顶有映天湖”。

⑥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3和平县 “东山” 条内: “紫云山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五百丈,周八十余里。上有岩,朝夕有紫气腾起。”


猜你喜欢

  • 遂安郡

    ①隋大业三年 (607) 改睦州置,治所在雉山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今已没入新安江水库)。辖区当今浙江淳安县、建安市及桐庐县部分地。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睦州。②北周置,属唐州。

  • 南五岭镇

    即今安徽休宁县南五十里五城镇。元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五城村 “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于此。明初废”。

  • 蒲门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金乡卫。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六十里蒲城乡。清顺治中废。后设蒲门巡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平阳县南蒲城。属金乡卫。清顺治年间废。后置巡检司于此。

  • 三河尖

    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清嘉庆十年(1805年)置巡检司于此。

  • 安江砦

    ①北宋熙宁六年(1073)以硖州新城置,属沅州。即今湖南黔阳县治。明置巡司。1949年黔阳县自黔城镇迁治于此。②北宋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1121)废。

  • 黄泥洼堡

    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黄泥洼镇。明 《辽东志》 卷3: 长安堡下有 “黄泥洼台大墩”。即此。

  • 佛论岭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东南接徽岭。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佛论岭“在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四十里。《祥符经》云,昔尝有高僧讲论于此,故名”。

  • 内水

    亦称内江。今四川之涪江。《宋书·朱龄石传》:东晋末伐蜀,一军“使赢弱乘高舰十余,由内水向黄虎……谯纵果备内水,使其大将谯道福以重兵戍涪城”。即此。

  • 雷洄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雷洄滩 “以江流触石,其声如雷也”。

  • 新港汛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新港镇。清时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