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瓦寺
即竹洼寺。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清末刘赞廷《察隅县志略》:由鸡贡“东北行,七十里至竹瓦寺宿”。即此。
即竹洼寺。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清末刘赞廷《察隅县志略》:由鸡贡“东北行,七十里至竹瓦寺宿”。即此。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四十二里易隆。明为木密所驻地。原名洟笼,彝语 “洟” 为水,“笼” 为城,意即水城。
又作休腊、休制。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元置河西县。
即硖口山。黄河上游峡谷之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峡口山在“城 (宁夏镇) 西南一百四十里。两山相夹,黄河经其间,古名青铜峡,有古塔一百八。宋张舜民诗: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220),魏文帝曹丕在许昌篡汉自立,改元黄初。是年十二月,营洛阳宫,并迁都洛阳。此时文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到明帝青龙三年 (235) 大修洛阳宫殿
在今伊朗东部萨巴里湖附近。《新唐书·波斯传》: 龙朔初 “以疾陵城为波斯都督府,即拜卑路支为都督”。又称疾凌城。在今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东北萨比里湖附近。原属波斯国。唐时于此置波斯都督府。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为外长城要隘。口南有独石口城。《清一统志 ·宣化府》: 独石口 “在赤城县东北一百里,府东北三百十里。其南十里为独石城”。在河北省赤城北,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明初建城,
在今安徽歙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04歙州歙县: “昉邨在县北四十里。俗说任昉为新安太守,因行春至此,爱其云溪,缘源寻幽,累日不返。百姓因名其溪为昉溪,溪旁邨为昉邨。……大中十年刺史卢潘改曰任公邨、
在今西藏安多县北。唐时青、藏交通要道。《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 “又经鹘莽峡十余里,两山相崟,上有小桥,三瀑水注如泻缶,其下如烟雾,百里至野马驿。”唐入吐蕃驿道驿站,在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东白雄
元围襄樊时置,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东津镇。《元史·阿术传》: 至元九年 (1272),“阿术追战至柜门关,擒 (张) 贵”。即此。明称东津渡关。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一带。《后汉书·段颎传》: 建宁元年 (168),“夏,颎复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上。寻闻虏在奢延泽,乃将轻兵兼行一日一夜二百余里,晨及贼,击破之”。唐李贤注: “即上郡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