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水江
在今湖南资兴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程水江 “有四源合流于此,地名潭州江口。亦西流会于郴江口”。
在今湖南资兴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程水江 “有四源合流于此,地名潭州江口。亦西流会于郴江口”。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金史·地理志》 开封府中牟县: “有郑河。”《方舆纪要》 卷47郑州: 郑水 “源出梅山,京、索二水自荥阳而东合于郑水,又东北至中牟县,溉田千余顷,其余水下入于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西北。原为高山族平埔人麻少翁社地,后简称社子。据传清雍正三年(1725)起即有粤、闽移民来此拓垦。
源于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东经任县汇入大陆泽。《清一统志·顺德府一》:牛尾河“一名响水河,俗以府城旧名卧牛城,故呼为牛尾河。源出邢台县治西北之瓦瓮泉,东流汇达活、野狐诸泉,又东北百泉之支水入之,又东北入任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西三里集贤峰下。为魏元君修道处。北宋景祐中赐名紫虚元君之阁,政和五年 (1115) 改为黄庭观。今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龙耳山”条下:土富山“《志》云,山旧有银井,凿之益深,因名”。《清一统志·郴州一》谓在县东南三十里。
①西汉景帝元年(前156)置平陆侯国,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地节元年(前69)国除,改为县。东汉建武元年(25)废。②南朝宋改东平陆县置,属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元嘉中,移乐平县寄
又名丁里村。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十五里。《元和志》卷9萧县:“丁公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丁公追汉高帝处。”《寰宇记》卷15:“楚汉相攻,高祖败,薛人丁固追之,即此也。”
一名乌石山。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2壶关县: 乌泉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山色皆黑,山半出泉,伏地而流”。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城东二十四里府城村北。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金泰和七年(1207)重修。元至正十五年(1355)建山门及钟鼓楼。明、清均有修葺。分三个院落。现存玉皇殿(后大殿)为创建时原物,
亦名娄博贝监军司。西夏置,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吉兰太苏木吉兰泰盐池附近。一说在今陕西定边县。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