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水
亦作绿川。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平河,为球溪河支流。《寰宇记》 卷85贵平县: 禄水 “在县南三十七步,流入仁寿县”。《方舆纪要》 卷67仁寿县:绿水 “在县北八十里。水多鱼虾,因名。自双流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兰溪。唐开元中,移贵平县治禄川,即此水也”。
亦作绿川。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平河,为球溪河支流。《寰宇记》 卷85贵平县: 禄水 “在县南三十七步,流入仁寿县”。《方舆纪要》 卷67仁寿县:绿水 “在县北八十里。水多鱼虾,因名。自双流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兰溪。唐开元中,移贵平县治禄川,即此水也”。
南朝梁太平二年(557)置,治所在湓口城(今江西九江市)。陈天嘉初并入江州。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析江州置,治寻阳郡(今江西九江市)。陈天嘉初并入江州。
1914年改宁远县置, 为新疆伊犁道治。治所即今新疆伊宁市。取“伊犁安宁”之意。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2年析置伊宁市。1957年县徙治吉里圩孜镇(今伊宁市东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
即景阳井。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古台城内。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景阳井一名胭脂井,又名辱井。在台城内。”又称辱井。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内鸡鸣山下。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传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并入阳武县。景明元年(500)复置。东魏天平元年(534)为广武郡治。北周保定五年(565)移治圃田城(今河南郑州市东)
即今山东费县北四十里上冶镇。清光绪《费县志》村社图:县北有上冶社。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
即虎思斡耳朵。简称大石。西辽都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元《长春真人西游记》:“晚至南山下,即大石林牙。”西辽国主耶律大石曾任翰林,辽人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云州兵作乱围子城,节度使沙彦珣 “突围出城,就西山据雷公口”。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资治通鉴》:五代唐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建宁卫置,治所在建宁府 (治今福建建瓯市)。辖建宁左、右两卫。清顺治十八年 (1661) 裁。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建宁卫置,治今福建省建瓯市。辖建宁左、右两卫。
①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来宾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辖境相当辽宁绥中县西南一带。金天德三年(1151)改为宗州。②在今越南西北部老街东南。《方舆纪要》卷112归化府:来州“在水尾县之东南,安南所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