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福建永定县东湖雷镇。本龙岩县地,唐大历四年 (769) 于此置上杭场。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 (954) 迁秇梓保 (今永定县) 东北六十里北山村。
在今贵州镇远县西三十里油榨关崖下。《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县:云根五窍泉“在府西油榨关岩下。五窦并出,行者藉以济渴”。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西汉属沛郡。东汉属九江郡。西晋属淮南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为下蔡郡治。南朝梁为汴州治。隋属汝阴郡。唐属颍州。五代周显德四年(957)为寿州治。北宋为寿春府治。金为
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邛崃山以东,岷山以南,北川、都江堰市以西地区。地节三年(前67)并入蜀郡。东汉建安末刘备复置,治所在绵虒县(今四川汶川
即今吉林通化市东北鸭园镇。为鸭大铁路的起点站。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5浔州府:大藤峡“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大山夹江,绵延数百里, 山势险峻, 中多瑶人”。《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大藤峡“大山夹江, 自象州武宣县而南,绵亘数百里
唐兴元元年(784)改梁州置,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勉县、城固等县地。南宋嘉定二年(1209)随南郑县移治今汉中市。元改兴元路。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兴元府。
即莘。又作姺或侁。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史记·夏本纪》 《索隐》引《系本》:“鲧取有辛氏女。”
①又名顺义山。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顺义县“牛栏山”条引宋王曾《上契丹事》:“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是其要地。”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牛栏山“山上有洞,俗言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太姥山。南宋《淳熙三山志》卷35长溪县:太姥山“旧名才山。《力牧录》云,容成先生尝栖之,今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