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山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礼山“在县东八十里。梁礼山县盖置于山下”。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礼山“在县东八十里。梁礼山县盖置于山下”。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南。《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89: 南凉太初三年 (399),秃发利鹿孤伐凉,“遣其将金树、苏翘率骑五千,屯于昌松、漠口”。即此。北周废。古县名。十六国南凉置,治今甘肃省
亦作墨斗岭、 缠斗岭、 墨㪷岭。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北伊逊河下游之伊逊岭。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济滦水,东出度摸斗岭,二十五里至柳河馆。” 宋人纪行诗有 “此岭可摸斗,南山又摘星”
即黄淳水。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淯水 (今白河) 支流赭水一段的别称。《资治通鉴》: 王莽地皇三年 (22),“ (刘) 縯复收会兵众,还保棘阳。(甄)阜、(梁丘) 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潢淳”
金置,属滕县。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
①北宋建。在今湖北鄂州市。《清一统志·武昌府二》: 寒溪寺 “在武昌县寒溪上。一名资圣寺。宋苏轼 《菩萨泉铭序》: 陶侃为黄州刺史,有渔人得金像,视其款识阿育王所铸文殊师利像也。初送寒溪寺及侃迁荆州,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 营前沙 “为大江入海之砥柱。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登营前沙,官军败却之。其相接者曰山前沙。《海防考》: 倭寇至营前而西,则江北淮阳,江南常镇,皆有冲突之
亦作兴坪墟。即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五十里兴坪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阳朔县图:东北有兴平墟。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环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属环州。后废。
1917年改广西县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民国 《云南泸西县地志资料细目调查表册》: “因城西有泸源洞故也。” 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南部。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167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七十八里乐龙。清代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彝语“乐”为石,“龙”为城,意即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