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山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十里。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有“石角恣幽步”句,即此。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十里。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有“石角恣幽步”句,即此。
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高望镇” 条下: “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以近汤泉而名。《志》 云: 泉在镇西南五里。本名汤泉,明初赐名香泉。”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昔阳县置,属廉州。治所即今河北晋州市。《寰宇记》 卷61鼓城县:“取古鼓国以为名。” 大业初属赵郡。唐属定州。北宋改属祁州。元太祖十年 (1215) 为晋州治。明洪武初省入
①北周改齐基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四十五里徐渡乡杜家墩子。《寰宇记》 卷73青城县: “因 (青城) 山为名。” 隋大业初属蜀郡。唐属蜀州,开元十八年 (730) 改为青城县。②明属
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境。《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阴山港在县东百里,与攸县接界,其下流入于攸水。”
在今四川长寿县南,为长江津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长寿县:龙滩渡“在旧县前龙舌滩,通南川要路,上接巴江,下达涪州”。
在今广东德庆县西。《方舆纪要》 卷101德庆州: 沿头埠在 “州西八十五里……近大江北岸”。
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秀水河与睢水河会合后之凯江。《方舆胜览》 卷54绵州: 罗江“在本县。两水相蹙成罗纹,故名”。鉴江西岸支流。在广东省西南部、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源头古为罗辨县境,下游化州市古为罗
①在今浙江常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3常山县: 菱湖岭在 “县北二十五里。《志》 云: 自县至开化凡八十里,岭为往来之冲”。②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菱湖岭“在县 (治今
即今四川黑水县。芦花为藏语“落夸”的谐音,意为“倾斜”。1935年《川西边事辑览》附图有“芦花”。1952年置芦花行政委员会,1954年为黑水县驻地。
在今山西忻州市东南十五里韩岩村侧。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文学家。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