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空山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石洞山。汉至南朝称石空山。《汉书·地理志》 律高县:“西,石空山出锡。”《续汉书·郡国志》 作石室山。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石洞山。汉至南朝称石空山。《汉书·地理志》 律高县:“西,石空山出锡。”《续汉书·郡国志》 作石室山。
在今河南县北。《方舆纪要》卷47县:汉堤“即汉永平中王景所治者,县有堤河,因此而名”。
明置,属戎县。在今四川兴文县西。《明史·四川土司传》:成化三年(1467),国子学录黄明善复言:“宋时多刚县蛮为寇,用白艻子弟破之。白艻子者,即今之民壮;多刚县者,即今之都掌多刚寨也。”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仁地万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仁德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元史·地理志》仁德府:“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 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
西晋太康七年(286)改合浦属国都尉置,治所在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南朝宋移治涧阳县(今横县西南六十里郁江南岸)。齐移治安广县(今横县),后复移治宁浦县。隋开皇九
即今湖南耒阳市西南二十四里小水铺。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耒阳县图:县西南有小水。
亦作高浪阜、高郎务。即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高郎步,大佛山之下,湾环中,纵横皆卤股石,其地湿皋田瘠,米谷翔贵,气候暖。” 《海录》译作咕噜慕。
①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牟山“土阜无石, 一望坦夷,土脉深厚,居人多占为田,谓之牟山村”。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十五里。《水经·汶水注》:“(安丘)城对牟山。”《元和志》卷
北宋置,在今江西临川市北六十里。后废。北宋置,在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后废。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清嘉庆二年 (1797) 建,为四合院砖木建筑。大殿正中有禹王坐像。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过南江,在此建立长赤县苏维埃政府。前殿三道石门框上,红军刻的 “谁是世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日南州置, 属安府。治所在河黄县 (今越南中部义静省东南石河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东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地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