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港
①在今江苏江阴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石牌港“在县东二十里,亦自大江通横河。《志》云:县东十八里有真山,一名甑山。有大石横亘江流中,因名石筏山。又曰筏梁山,亦名石牌山,港因以名也。宋置石牌巡司,元因之。明初,张士诚遣兵袭江阴,明师败之于石牌港,即此”。
②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襄阳府襄阳县:石牌港“在府西北三十里”。
在今江苏省江阴市东。因石牌山得名。宋、元皆置巡检司。明初,张士诚袭江阴,败明师于石牌港,即此。
①在今江苏江阴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石牌港“在县东二十里,亦自大江通横河。《志》云:县东十八里有真山,一名甑山。有大石横亘江流中,因名石筏山。又曰筏梁山,亦名石牌山,港因以名也。宋置石牌巡司,元因之。明初,张士诚遣兵袭江阴,明师败之于石牌港,即此”。
②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襄阳府襄阳县:石牌港“在府西北三十里”。
在今江苏省江阴市东。因石牌山得名。宋、元皆置巡检司。明初,张士诚袭江阴,败明师于石牌港,即此。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后废。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湖陇乡。清乾隆《无为州志》 卷4 《镇集》: 湖龙陡门 “在治南六十里南乡”。光绪 《庐州府志》 卷3无为州 《乡镇图》: 西南六十里有湖陇镇。
唐李复筑,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饶州鄱阳县:“县东有邵父堤,东北三里有李公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筑, 以捍江水。”《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鄱阳县:邵父堤在“府东北三里。唐建中初,刺史李复
清外蒙古(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所属二十旗之一。顺治十二年(1655)始设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北境哈拉和林。古旗名。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设,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萨克哈一带。雍正后为乌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熙州。在今甘肃临洮县南三十里。金属康乐县。元废。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属狄道县。
①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清一统志·常德府》: 桃花溪 “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②即今四川长寿县北之桃花溪,为长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9长寿县: 桃花溪 “在县治东,上有桃花
在今湖南隆回县北。《清一统志·宝庆府一》: 望云山 “在邵阳县 (今邵阳市) 西北一百八十里,接新化县界。《府志》: 横亘数十里,高二十里。顶有天池”。
五代唐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小剑山下。《资治通鉴》:后唐长兴元年(930),董璋“复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
①汉平舆县之误。《宋书·州郡志》豫州汝南郡:“平乐令,汉旧县”。清赵翼《廿二史考异》:“疑是平舆之误。”②三国吴甘露元年(265)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恭城河西北岸。《元和志》卷37平乐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格根河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盐池口水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格根,明也。见《元史语解》。格根卡伦东南距鄂尔果珠勒卡伦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