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山镇

石山镇

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三十里石山镇。民国《奉天通志》卷78锦县:“石山站村本以十三山得名,后简称曰十三站,更易十三为石山,遂成今名。”


(1)在辽宁省凌海市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山站,人口 4950。以山得名。明称十三山驿,清置十三山站,后变为石山山站。《奉天通志》锦县:十三山“村为明十三驿故址,清为十三山站,本以十三山得名,后简称之曰十三站,更易‘十三’为‘石山’,遂成今名”。1949年设十一区。1958年改石山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置镇。主产玉米、高粱等。有纤维、玻璃制品、铝制品等厂。有花岗石矿、石材加工业。京哈铁路、102国道经此。名胜有石山。(2)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西部。面积119.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山,人口600。1950年成圩。因处火山喷发区,遍地火山喷出岩,火山锥起伏,故名。建国初属琼山县第五区。1958年属长风公社,翌年分立石山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改镇。2002年美安镇并入。产甘蔗、稻。盛产龙眼、荔枝、柑橘等。有农机、榨油、家具等厂。有公路通224国道。名胜古迹有马鞍岭火山口、仙人洞、儒符石塔(宋代)。


猜你喜欢

  • 袁谭城

    在今河南浚县西。《方舆纪要》 卷16浚县: “ 《述征记》: 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曹公攻谭时所筑。操攻黎阳,败袁谭、袁尚,留其将贾信屯兵守之,因筑城于此。”

  • 木鹿州

    唐显庆中以东安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斤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后废。唐羁縻州。显庆二年(657年)平定西突厥后,以东安国斤城置,治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之间,泽拉夫

  • 长望川

    即今湖北竹溪县西北竹溪河。《方舆纪要》卷79竹溪县:长望川在“县西三里。川深土美,一溪中出,即竹溪河也”。

  • 新穿水

    即今四川新津县东之杨柳河。《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南诏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断桥而去”。即此。《明史·地理志》 新津县:

  • 谢道山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3海丰县: 谢道山营 “在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惠州府》: 谢道山营 “在海丰县西南二十里液水西岸。明嘉靖十一年增设,三十八年移长沙营兵于此”。

  • 实大关副长官司

    明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八十里石大关乡。清以后废。

  • 隆团砦

    在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里。清曾置巡司于此。

  • 南王村

    即今山西定襄县南南王乡。《清一统志·忻州》 “待阳村堡” 条下: 定襄县东南有南王村山寨。

  • 什噶溪

    亦名石角溪。即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西宁河。《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蛮夷长官司:什噶溪在“司(今新市镇)西二里。源出小悍山……流入马湖江”。

  • 浯屿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浯屿岛。《明通鉴》: 嘉靖二十八年 (1549),“是时浙江通番出入于宁波定海间,闽人通番出于漳州浯屿间”。《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 “出没浯屿、白坑、东椗……甲洲间,要求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