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壁山

石壁山

①一名龙山。又名甘山。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锦屏山”条:“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四围小山,相向如壁。”

②一名文山。在今安徽旌德县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石壁山“在旌德县北二十里。峰峦对起,清溪中流,最奇绝”。《宋会要辑稿·兵一○·讨叛四》:北宋宣和三年(1121)二月,方腊起义军攻占旌德县,“二十七日,杨可世由泾县过石壁隘,斩首几三千级,复旌德县”。即此。

③在今浙江庆元县东。《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石壁山“在县东十里。石笋凌空,为邑关阻”。

④在今福建松溪县南。明嘉靖《建宁府志》卷3《山川》松溪县:石壁山“在县治之南挂榜山也,石壁峭立,高数十丈,下有龙潭”。

⑤在今江西彭泽县南四十里。《寰宇记》卷111江州彭泽县:石壁山“有玉壶洞,高七尺,深三十丈,泉流不竭”。《清一统志·九江府一》:石壁山“峰峦秀耸,形如削壁,水绕其下,四时不涸”。

⑥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临鄱阳湖。《寰宇记》卷111南康军都昌县:石壁山“在县西南十一里。旁临清江,有石如壁”。南朝宋谢灵运尝居此。

⑦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宾州:石壁山在“州(治今新宾镇)东北二十里。其并峙者曰白羊山,旁有廖平岩,清胜奇绝,四围坚密如城郭”。


猜你喜欢

  • 土山

    ①又名东山。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山镇)。《晋书·谢安传》:谢安“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土山”条引《丹阳记》云:“晋太傅谢安旧隐会稽东山,因筑此拟之,无岩石,故谓土山也,

  • 相景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贞观元年 (627) 属演州,十三年 (639) 废。

  • 皮家店

    在今湖北英山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6英山县:皮家店“旧有巡司。元末废”。

  • 上金县

    1928年上龙土司与金龙峒土司合并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东上金乡。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并入龙津县。旧县名。1928年由上龙、金龙两土司辖地改置,治窑头(今广西龙州县东南上金)

  • 睹 (覩) 光台 (臺)

    一名光明岩。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金顶上,为观宝光 (佛光) 处。南宋范成大《吴船录》: “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谌,观者各自见其形……食顷,光

  • 室韦县

    1920年改吉拉林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室韦镇。1934年改设额尔古纳左翼旗。旧县名。1920年由吉拉林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治吉拉林(今内蒙古根河市北室韦镇)。1933年撤

  • 东墙

    即今福建平潭县东北东庠岛。明郑和下西洋经此。

  • 天堂岩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天堂岩在“县东南三十里。嵯峨万仞,中缘一径。上平广,可容数百人,兵乱时居民常避于此”。

  • 南阳镇

    ①北宋置,属流江县。在今四川渠县东北李馥乡北南阳滩处。②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南阳镇。《清一统志·济宁州》: 南阳镇 “明隆庆初,新运河成,自谷亭移建于此,为往来津要。本朝设守备及管河主簿驻此”。(1)在

  • 上谷

    杜洛周之都。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六年(北魏孝昌元年,525)八月,“魏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反于上谷,改元真王,攻没郡县,高欢、蔡儁、尉景及段荣、安定彭乐皆从之”。北魏上谷郡治居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