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目山

目山

一名目岩山。在今广西平乐县北二十里。《隋书·地理志》:平乐县“有目山”。《元和志》卷37平乐县: 目岩山“岩有两孔相对,如人目瞳子,白黑分明,因号为目岩”。


猜你喜欢

  • 赵草城

    南朝梁筑,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梁书·曹景宗传》: 南齐建武五年 (498),“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每牧人过岸伐刍藁,皆为大眼所略。景宗乃募勇敢士千余人,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亲自举筑

  • 泺关

    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清一统志·济南府》: 泺关“在历城县西北十二里。有批验所大使驻此”。(泺luò) 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清有批验所大使驻此。

  • 建安州

    ①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建安城(今辽宁盖州市东北青石关)。后废。②唐南诏置,属建昌府 (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后废。元至元十七年 (1280) 复置,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建

  • 勐 (猛) 腊

    即今云南勐腊县城。清雍正七年(1729) 置猛腊土千总,后改为土把总。

  • 陶丘

    一名釜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尚书·禹贡》: 济 “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即此。古邑名。又作釜丘。春秋宋地,战国属齐,后又属魏。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尚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荥

  • 颐山

    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五里。唐陆希声隐于此,曾著 《颐山十七咏》,以志台池泉石林木之胜。《舆地纪胜》 卷6常州: 颐山,“ 《晏公类要》 云: 在宜兴县。陆相隐迹之所也”。

  • 叶如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古地区名。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将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亦作藏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叶如是藏文音译,意为“右翼(部)”,其区域东至沙克,

  • 苏常道

    1914年依前苏州、常州两府、通州直隶州辖境置,属江苏省。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常州、武进、宜兴以东,常熟、昆山、上海以西长江南岸地区及江北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等市县地。192

  • 同源墟

    即桐源墟。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

  • 睢阳

    即商丘。西周、春秋时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史记·宋微子世家》: 成王时“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 《微子之命》 以申之,国于宋”。《集解》: “ 《世本》 曰: 宋更曰睢阳。”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