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马县

白马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取白马山为名。西晋属濮阳国。北魏天兴中为西兖州治,徙治滑台城(今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东魏为东郡治。隋开皇中为滑州治,大业初为东郡治。唐为滑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省入滑州。

②三国蜀汉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因白马岭为名。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兴乐县。

③唐武德六年(623)置,属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东北四十里。《元和志》卷3延庆县:白马县“以西临白马川水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为延庆县。

④亦作白水县。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宋书·州郡志》作白马县。


古县名。(1)本春秋卫国曹(亦作漕)邑。秦置县,治今河南省滑县旧县城东。属东郡。东汉末关羽斩袁绍将颜良,解白马之围,即此。北魏初移治滑台城(即旧滑县治)。此后至隋历为兖州、东郡治所,隋以后为滑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入滑州。(2)三国蜀汉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北岷江源附近。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为兴乐县。(3)东晋侨置,治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后废。(4)唐武德六年(623年)置,治今甘肃省庆城县东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延庆县。


猜你喜欢

  • 白马关

    ①长城隘口之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引《边防考》:“白马关相近有高家堡。万历中,朵颜犯石塘岭,攻白马关及高家堡,官军御却之。”即此。清设把总戍守。②唐置,属平山县。在今河

  • 小关山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附近。《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小关山在“所东百里。古置关其上,遗垒尚存”。

  • 兴成堰

    亦名兴城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流至永丰仓(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合渭入黄河。《新唐书·食货志》:“秦汉时,故谓兴成堰,东达永丰仓。太和初,咸阳令韩辽请疏之, 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堰成,罢挽车之牛

  • 七都村

    即今安徽石台县东北小溪水北岸七都镇。明万历《石埭县志》有七都。

  • 东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吉屿“周围里余”。

  • 白杨城

    又名白羊口、白杨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村。明景泰元年(1450)建,后又建新城于西南。《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白杨口在昌平县西,凡二十七关口;至天津关。”又《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南

  • 玉夺三巴桥

    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唐时建。上盖绿色琉璃瓦,汉称琉璃桥。藏语“玉夺”意为玉石,“三巴”意为桥。由此西行二里,即至布达拉宫。

  • 拜纳木

    又作巴浪宗。即白朗宗。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见“白朗县”。

  • 三陇水

    即今广东乐昌、曲江、韶关等市县境之武江。《明史·地理志》 乐昌县:“西有三陇水,即武水。”

  • 竹芦渡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东。《方舆纪要》卷47汜水县:“建炎二年,岳飞败金人于汜水关,驻兵于此,与敌相持,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令缚刍为交炬,��四端而举之,金人疑援兵至,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