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锦堡
亦作白绵堡。北宋置,属南平军。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南宋端平三年(1236)侨置播州于此。《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白锦堡“去播州三百里,系纳土官杨光荣子孙承袭守之”。
亦作白绵堡。北宋置,属南平军。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南宋端平三年(1236)侨置播州于此。《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白锦堡“去播州三百里,系纳土官杨光荣子孙承袭守之”。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南、花莲县北和平溪。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南湖北山北,东北流为和平北溪;南源出南湖东峰,为和平南溪,东流折向东北,与和平北溪汇合后称和平溪,东流入太平洋。《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有“
隋于契吴城置,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旋废。
在今山西运城市北石村。 《方舆纪要》 卷41夏县: 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石村, 即峨眉坡高阜也”。
即今广东高州市北之窦江,为鉴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茂名县: “城西有窦江,源出信宜县,东北流,鉴江入焉,西南流入化州界。” 《方舆纪要》 卷104信宜县: 窦江 “在县城南。《志》 云: 窦江源出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双滘镇南。《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阳春营有把总驻鹅公汛。
简称永济桥。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四十里程阳村。民国 《三江县志》 卷3: 永济桥“在程阳村。于民国九年为程阳乡,属八寨所建。石砌大礅五,上架四丈余长盈抱之杉树,凡三层,横跨江流。桥上设亭二十四间,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北子岛,位于双子群礁西北侧。中国渔民向称奈罗上峙或奈罗线仔。1947年命名北子礁。1983年改称北子岛。
①在今甘肃泾川县西。《旧唐书·吐蕃传》:贞元三年(787),“北攻连云堡,又陷。堡之三面峻峭。唯北面连原,以濠为固”。②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新唐书·高仙芝传》:唐天宝六年(747),高仙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茭山在 “县西六里。东西石壁削成,上有龙潭”。
①在今山西岚县南。《方舆纪要》 卷40岚县: 铜鼓山在 “县南四十里,山险峻”。②即今福建永定县东北铜鼓山。《舆地纪胜》卷132汀州 《景物下》: 铜鼓山 “在上杭县东南百里。(山有铜鼓),声闻则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