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溪
①又名鄞江。即今福建长汀县东汀江。《元和志》卷29汀州长汀县:白石溪水“在县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清一统志·汀州府》:白石溪“一曰正溪,亦曰大溪, 又曰鄞江,即汀水也。源出宁化县界,流经府城长汀县东,又南流经上杭县北回龙滩,合语口诸水, 又南经上杭县东,至南山下,过美女峰,西流五百步,萦回三折,又南经潭口,入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以入于海”。
②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南。《方舆纪要》卷117兰州:白石溪“在州治(今金顶镇)南。中多白石,下流入澜沧江”。
①又名鄞江。即今福建长汀县东汀江。《元和志》卷29汀州长汀县:白石溪水“在县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清一统志·汀州府》:白石溪“一曰正溪,亦曰大溪, 又曰鄞江,即汀水也。源出宁化县界,流经府城长汀县东,又南流经上杭县北回龙滩,合语口诸水, 又南经上杭县东,至南山下,过美女峰,西流五百步,萦回三折,又南经潭口,入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以入于海”。
②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南。《方舆纪要》卷117兰州:白石溪“在州治(今金顶镇)南。中多白石,下流入澜沧江”。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十五里。东汉属巨鹿郡。《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续汉书》:“河水从列人北流,如决河水灌之,皆可令为鱼。”即此。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肥乡县东北。属广
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象河山 “在长林县北七十里。有普安寺。有泉,是为象河”。《方舆纪要》 卷77荆门州: 象河山“上有城垒,势极险峻”。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东晋废。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南。两汉、魏、晋属颍川郡。东晋废。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北峰崎。《方舆纪要》 卷99惠安县: 峰崎港 “在县东五十里。县东驿坂诸溪发源大帽以东等山,汇流入峰崎港以达海”。
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北三十里。《水经·渭水注》: “雍水出雍山。” 秦置雍县,因水为名。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小程苑。明洪武六年(1373)改置小程番长官司。
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属宁州。治所在帖夷县 (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辖境范围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及甘肃文县部分地。恭帝二年(555) 改为昌宁郡。
即今湖北黄陂市西南六十五里黄花涝村。清同治 《黄陂县志》 卷2 《乡会》: 有 “黄花涝”。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聚源镇。民国 《灌县志》 卷2: 聚源场 “亦名新场,在治东十七里,当进省通衢”。
即嘉零湖。今西藏申扎县西北格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