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溪
①又名鄞江。即今福建长汀县东汀江。《元和志》卷29汀州长汀县:白石溪水“在县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清一统志·汀州府》:白石溪“一曰正溪,亦曰大溪, 又曰鄞江,即汀水也。源出宁化县界,流经府城长汀县东,又南流经上杭县北回龙滩,合语口诸水, 又南经上杭县东,至南山下,过美女峰,西流五百步,萦回三折,又南经潭口,入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以入于海”。
②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南。《方舆纪要》卷117兰州:白石溪“在州治(今金顶镇)南。中多白石,下流入澜沧江”。
①又名鄞江。即今福建长汀县东汀江。《元和志》卷29汀州长汀县:白石溪水“在县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清一统志·汀州府》:白石溪“一曰正溪,亦曰大溪, 又曰鄞江,即汀水也。源出宁化县界,流经府城长汀县东,又南流经上杭县北回龙滩,合语口诸水, 又南经上杭县东,至南山下,过美女峰,西流五百步,萦回三折,又南经潭口,入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界。……以入于海”。
②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南。《方舆纪要》卷117兰州:白石溪“在州治(今金顶镇)南。中多白石,下流入澜沧江”。
即今云南云县东北茂兰彝族布朗族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云州东北有勐郎。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西三十里邦钧镇。
①即今山西沁县西郭村镇。《清 一统志·沁州》: 郭村镇 “在州西少南二十五里。有寨”。②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南六十里郭村乡。《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西南有宏潭巡检司,后移于郭岩前”,即此。(1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孟子· 梁惠王》: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元和志》 卷10青州临淄县: “齐雪宫故址在县东北六里。《晏子春秋》 所谓齐侯见晏子于雪宫也。”
①又名戒坛山。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西山支脉,其山麓有戒坛寺。《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鞍山“在房山县北六十里,以形似名。上有庞涓洞”。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5邢台县:“马鞍山在府西
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小淮水“在县东六十里。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入芜湖县界,会于石硊渡,为鲁港之上源”。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清属光化县,有巡司及千总驻此。1945年光化县移治于此。1951年改置老河口市。
在今四川沐川县南。为中都河上源之一。《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芭蕉溪在“司东四十里。源出隆马山……入于马湖江”。《清一统志·叙州府一》:芭蕉溪“在屏山县西,雷波厅北,沐川司南界。源出隆马山阴,流入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德安府》: 宝林寺 “前临大河,基周数里。后有松、栗二坪,木皆参天。宋、元皆有碑碣。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
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治上川口镇。1931年民和县自古鄯堡移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