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湖
①又名武阳湖。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白沙湖“与南昌之大、小沙湖相连,延袤四十余里”。
②在今广东汕尾市东南。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丰县图:田畸墟东有白沙湖汛。清有把总驻防。
①又名武阳湖。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白沙湖“与南昌之大、小沙湖相连,延袤四十余里”。
②在今广东汕尾市东南。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丰县图:田畸墟东有白沙湖汛。清有把总驻防。
在今广东徐闻县西北。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源出千秋岭,至于潜镇入天目溪。《方舆纪要》 卷90于潜县: 虞溪 “源亦发于天目,有三溪同为一流,至此经虞将军庙,曰虞溪”。
即今新疆墨玉县。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3: 哈喇哈什,“回语: 哈喇,黑色。河中多产黑玉,故名”。1919年置墨玉县于此。
在今甘肃泾川县东五十里。《清一统志·泾州二》:瓦云驿“在州东五十里瓦云堡。有城,周二里有奇。有驿承。今裁,设外委”。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新唐书·地理志》 祁门县: “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善覆舟。旻开斗门以平其隘,号路公溪。后斗门废。咸通三年,令陈甘节以俸募民穴石积木为横梁,因山派渠,余波入于乾溪,舟行乃安。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贵州都司。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普站乡。《清一统志·叙永厅》: 普市废所 “普定侯设普市守御所于木案山下,因士民曾为市贸易于此,故以为名”。《明史·土司列传》: 成化十
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恒农郡。治所在冶垆 (今河南陕县东南约九十里)。《寰宇记》卷6硖石县: 崤县 “取崤山为名”。北周属崤郡。隋开皇初属陕州,大业初废。义宁元年 (617) 复置,属弘
简称东川。唐方镇名。至德二年 (757)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区置,治所在梓州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多有变动,主要领有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合十二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
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 (1369) 九月,诏 “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营建达六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五十余里,中城周十三里,内城周六里
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尚书·盘庚》: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 郑玄注云:“商家自徙此,而号曰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