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支线
从今陕西渭南市向北至白水县。长78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8年建成。1950年拆除。
从今陕西渭南市向北至白水县。长78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8年建成。1950年拆除。
在唐东都建春门外,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南。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卷3载: “敬爱寺是中宗皇帝为高宗、武后置。”
即淅水。今河南卢氏、西峡、淅川县境之老灌河。《水经·丹水注》: “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 《元和志》 卷21邓州内乡
又作罗必丹。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南萝卜坝子。元废入平缅路。
在今辽宁大洼县东马帐房。产海盐,清初设场,直隶奉天府尹。光绪间设广宁局,以其地旧属广宁县,故名。1914年改广宁为北镇县,场因以改名,设场知事。
唐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南宋后废。(1)唐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南宋后废。(2)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以普宁军改置,治今陕西省佳县。属河东北路。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佳县、神木、
亦作大融江铺。即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六十里溶江镇。明万历《广西通志》兴安县图:西南有大溶江巡司。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兴安县:“白竹铺十五里至大融江铺。”
亦称河朔三镇。唐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卢龙 (治幽州,在今北京城西南)、魏博 (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成德 (治恒州,在今河北正定县) 三镇的合称。即“河朔三镇”。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邓州。治所在钳川县 (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卷22钳川县: “因山为名。” 隋废。
即今西藏乃东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乃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1960年改设乃东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乃东。1960年撤销,改置乃东县。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舆地纪胜》卷23饶州:阳府山“冬无积雪,凡物皆早”,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