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水

白水

①集镇名。在今四川普格县西北白水村。《明史·地理志》 建昌卫:“东南有白水巡司。”《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龙溪镇”条内:“白水巡司在(西昌)县东南二百里……明置,久裁。”

②即今云南沾益县东北白水。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③水名。(1)在今山西晋城市南。《水经·沁水注》:白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东南流历天井关。……白水又东南流入丹水,谓之白水交”。同书又载,晋太元十五年(390)征虏将军朱序破慕容永于太行,“遣军至白水,去长子百六十里”。即此。(2)即今湖北枣阳市南白水河。东汉张衡《南都赋》:“曜朱光于白水。”即此。《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合洞口,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西南流谓之白水。又南径安昌县故城东,屈径其县南。白水又西南流而左会昆水。……白水又西合浕水。”《方舆纪要》卷79枣阳县:白水在“县东南二里。源出县东北五十里之大阜山,西南流,经县南四十里与滚河合流,西注汉江”。(3)即今四川武隆县西之大溪河(鸭江)。《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白水“去隆化县一十里。自夷界龙泉乡出,流入县界,合黔江。《重庆图经》云:源出大众山,水色如白练”。《清一统志·重庆府一》:白水,“《旧志》:大渡河源出南川县南方竹箐山谷,北流四十里经镇江桥溪,又十五里至僰水桥,又二十里至水东桥,又五十二里至涪州界,名大溪河,又东北流一百里至州南,八十里入涪陵江”。(4)在今陕西白水县南。即古沮水。《寰宇记》卷28同州白水县引《水经注》云:“洛水东南,沮水入焉。故洛水亦名漆沮水。其境东南谷多白土,因曰白水。”《明史·地理志》 白水县:“西有洛水,白水流入焉。”(5)在今陕西武功县(普集镇)西。宋敏求《长安志》卷14武功县:白水“本名雍水,亦曰围川水。西自扶风县界至县,合武亭水”。(6)即今甘肃文县南白水江。源出四川南坪县西北,东南流至甘肃文县东南入白龙江。《寰宇记》卷134文州曲水县:“白水在州城外五十步,源从故松州赤磨岭流下扶州故万泉县,东至县界。”《水经·漾水注》:白水又东南径阴平道故城南”。即此水。(7)即今甘肃南部之白龙江。《汉书·地理志》 陇西郡羌道县:“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元和志》卷39叠州合川县:“白水,一名垫江水,在州西六十里。”《寰宇记》卷155:“白江即古羌之水,其江南流至利州益昌县嘉陵江合。”汉、魏、南北朝时期,白水羌、邓至羌等少数民族, 皆聚居在沿江流域一带。(8)即今青海湟源县南白水河。《新唐书·吐蕃传》 开元时吐蕃上唐玄宗书:“往者疆场自白水皆为闲壤,昨郭将军屯兵而城之,故甥亦城。”


(1)古水名。(1)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境。有二源:东为白河,西南流;西为黄沙河,东南流汇合于晋城南,又东南历天井关入丹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朱序追西燕主慕容永至白水,即此(《资治通鉴》)。(2)在今湖北省枣阳市境。源出市东大阜山,西南流经市南又曲而西流入唐河。《续资治通鉴》: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金兵围枣阳军,孟宗政破之于白水,即此。(3)即今白水江。源出今四川省九寨沟县岷山东麓,至甘肃省文县注入白龙江。白龙江古称羌水,白水、羌水汇流后,亦称白水,又称羌水,至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注入嘉陵江。南北朝时,白水羌、邓至羌等聚居于此。参见“羌水”。(2)今水名。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源于桂阳县白水洞大土岭,流经常宁、祁阳两市县,在祁阳县白水镇入湘江。长117千米,流域面积 1810 平方千米。落差较大,建有水电站多处。


猜你喜欢

  • 浦庄市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浦庄镇。清同治 《苏州府志》 卷29 《乡都图圩村镇》: 七都十二图中有 “浦庄镇”。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县记: “城西南有……浦庄、黄芦、大村等市。”

  • 嵑山

    俗名茅山。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四十里靠山集北。清 《日下旧闻考》 卷 142 引 《平谷县志》 曰: “嵑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峰峦峭峻,林谷深邃。有双泉寺,金明昌中建。” 今寺已不存。旧址有 “大金明昌

  • 邵马营

    亦作沙马营。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南额济纳郭勒东岸。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5:山丹水“又东北至毛母西,折东北流经双城西,又东北流经平所驿、沙马营”。

  • 义慈惠石柱

    又称北齐石柱或石柱。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石柱村。石柱有“标义乡义慈惠石柱”刻铭及“大齐太宁二年”题记。《石柱颂》约三千余字,记述了北魏孝昌元年(525)至永安元年(528)间,杜洛周、葛荣起义及其

  • 偏桥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明史·地理志》 镇远府镇远县: “又西有偏桥,偏桥卫在焉。” 《方舆纪要》卷122偏桥长官司: 偏桥 “在司东十里。左倚高崖,右临溪水,断石架木,以通往来”。集镇名。在陕西省宜君县

  • 东京

    ①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张衡有《东京赋》。②北周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隋初罢。大业元年(605)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

  • 斡罗思

    亦作阿罗思、兀鲁思、兀罗思、斡鲁思、斡罗斯,指13世纪初期基辅罗斯等公国。约当今乌克兰基辅及俄罗斯莫斯科一带地区。《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太宗甲午年,命诸王拔都征西域钦叉、阿速、斡罗思等国。

  • 二十四陂

    在今河南西平县境。《寰宇记》卷11西平县:“二十四陂,在县界,并魏典农邓艾所置也。”

  • 窟胡县

    北周置,属窟胡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隋开皇初改修化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为窟胡郡治。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

  • 讹答剌城

    即讹打剌城。西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西北帖木儿附近。《元史·太祖纪》:十四年(1219)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取讹答剌城,擒其酋哈只儿只兰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