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板桥

白板桥

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资治通鉴》:南朝齐中兴元年(501),萧衍起兵攻建康,命“吕僧珍据白板桥”,即此。


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板桥。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萧衍攻建康(今南京市),命吕僧珍据白板桥,即此。


猜你喜欢

  • 洪杜溪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阿蓬江 (唐崖河)。《旧唐书·地理志三》 洪杜县: “武德二年分 (彭水县) 置洪杜县,治洪杜溪。”

  • 挠力河

    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源出密山市西北,东北流经宝清、富锦,于饶河县北东安镇南注入乌苏里江。据民国郭熙楞 《吉林汇征》 载: 饶河县“以挠力河得名。满语曰诺罗,为禽鸟众多栖集之地。汉音则讹为挠力”。另据

  • 缙云 (雲) 寺

    又名相思寺。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缙云山上。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 (423)。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 赐额 “相思寺”。因缙云山有相思岩而得名。北宋景德四年 (1007) 改崇教寺。明万历年间改

  • 碗水铺

    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一碗水乡。《清一统志·镇远府》 “在城铺” 条下: 又有 “碗水” 等铺。

  • 涟水坝

    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坝上镇 “在安东县治东南,即涟水坝。为淮滨之要津。明置巡司,后废”。

  • 崇明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崇明州置,属扬州府。治所在东沙 (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八年(1375) 改属苏州府。永乐十九年 (1421)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弘治十年 (1497) 改属太仓州

  • 曲沃镇

    即战国魏曲沃邑。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

  • 阪泉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又《水经·㶟水注》:阪泉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即

  • 乐预县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为古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后废。

  • 昂车关

    唐置,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新唐书·地理志》 潞州武乡县: “北有昂车关。” 《资治通鉴》: 唐天复元年 (901),朱全忠将“ (氏) 叔琮入天井关,进军昂车”。《方舆纪要》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