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帝庙

白帝庙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白帝城)。为祭祀公孙述之庙宇。始建年代不详。唐杜甫《上白帝城》诗云:“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据此唐已有祠庙。《方舆胜览》卷57夔州:白帝庙“旧州城内。有三石笋犹存。公孙述据蜀, 自称白帝”。《宋史·张廷翰传》:乾德二年(964)伐后蜀,“师次夔州,(刘)廷让顿兵白帝庙西”。即此。今庙为明、清时建,主要建筑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东西两廊之碑林,以隋“龙山公墓志铭”最为珍贵。


见“白帝城”。


猜你喜欢

  • 仓乐山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舆地纪胜》卷86房州:仓乐山“在竹山县东北百余里。《旧经》云,昔有邑人徐元周,家富积粟于此。后遇饥馑,民乏食,发仓粟以救饥。乡人德之,故名此山”。

  • 郧山县

    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湖北郧西县及陕西山阳县析置,治龙山七里沟 (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废。旧县名。1946年由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山阳县析置。以两县首字得名。治今山

  • 吕陵店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三十里吕陵镇。汉为吕国都城故址。

  • 桐栖港

    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桐栖港 “在陵水县南三十里。一名卤水港。又名南山港。《府志》: 明万历十七年,海贼李茂党掠陵水,由桐栖港入,兵备孙秉阳破之”。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

  • 兴福镇

    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兴福镇。清道光《博兴县志》:东南有兴福镇。(1)在山东省博兴县东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福,人口1.9万。村始建于西汉初,后因村南建洪福寺,故名兴福庄。明

  • 许家庄堡

    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二十七里许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许家庄堡在“府东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万历三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当宣镇两镇之径道,虽近腹里,而地势平旷,嘉靖中尝为寇冲”。

  • 龚溪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龚溪 “源出西晃山,东北流入辰溪县界……流入锦水”。

  • 刀环湖

    一名皮思海。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寰宇记》卷131汉阳县:刀环河“以河形弯曲,像刀环”。《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太白湖”条下:“府西南五十里有刀环湖,以形似名也。”

  • 绥渌县

    1916年改忠县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东门镇西南旧城。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与扶南、同正二县合并为扶绥县。旧县名。1916年由扶南县承审之土忠州土司改置,治旧土忠州城(今广

  • 乐化街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四十里乐化镇。古为通衢要地。1949年曾为新建县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