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略阳县

略阳县

①东汉改略阳道置,属天水郡。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西晋属略阳郡。东晋废。西魏改陇城县复置,为略阳郡治。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隋开皇二年 (582) 改名河阳县。

②南朝宋侨置,属南天水侨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梁为德广郡治。西魏改为上洪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

④南宋开禧三年 (1207) 改顺政县置,为沔州治。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元属沔州。明初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 (1486) 改属宁羌州。清属汉中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1)古县名。(1)东汉时改略阳道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属汉阳郡。西晋时废。北魏时复改陇城县置,属略阳郡。隋开皇二年(582年)改河阳县。(2)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梁为德广郡治。西魏改名上洪县。(2)今县名。在陕西省西南部,西北两面和甘肃省接壤。属汉中市。面积2831平方千米。人口20.2万。辖11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三国蜀建兴七年(229年)于今城关镇筑武兴城,设武兴督。北魏于武兴城置东益州、武兴郡和武兴县,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东益州为兴州,武兴郡为顺政郡;三年更武兴县为汉曲县。北周武帝时废槃头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顺政、落丛二郡;十八年改汉曲县为顺政县。大业二年(606年)废兴州复设顺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顺政郡为兴州。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改兴州为沔州,并改顺政县为略阳县。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属宁羌州,崇祯七年(1634年)属汉中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1年并观音寺分县入略阳县。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地处秦岭山地区。嘉陵江纵贯南北,支流八渡河、东渡河、小河、青泥河、西汉水、乐素河等分别从东、西汇入。黑河和白河自境东北南流,会沮水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稻、豆类为主。为省重点蚕桑基地和核桃、木耳主产地之一。并为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矿产有铁、硫铁、磷等。工业有钢铁、硫铁、磷肥、电力、冶金、建材等。宝成铁路、勉略、略康公路经此,嘉陵江及西汉水可通木船。古迹有灵岩寺、吴王坟、江神庙、紫云宫和白崖阁栈道遗迹。


猜你喜欢

  • 渔洪镇

    即宋之如洪镇。在今广西钦州市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钦州 “千金镇” 条内: “如洪,或曰即渔洪之讹也。明永乐七年,交阯贼船劫掠钦州鱼洪村,官军追至交阯万宁县海上,遇贼舟,尽擒之。”

  • 嘉积市

    即今海南省琼海市。清道光 《琼州府志》卷9会同县 《墟市》: 嘉积市 “在积善都”。相传宋代有商贩名嘉积者在此经商,后各地商人陆续来此开店,渐成圩市,遂以嘉积为名。1950年琼东县迁治于此。1959年

  • 水蚌支线

    自安徽水家湖(今长丰县)至蚌埠(今蚌埠市)。全长61公里。为淮南铁路支线。 日伪于1944年修建。因接通津浦、淮南两线,故亦称水蚌联络线。

  • 马鬣山

    在今蒙古国西南。《新唐书·回纥传》:回纥“与薛延陀共攻突厥北边,颉利遣欲谷设领骑十万讨之,菩萨身将五千骑破之马鬣山,追至天山,大俘其部人,声震北方”。天山即今蒙古国之杭爱山。

  • 乳峰山

    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松山乡北。明 《辽东志》 卷1: 乳峰山在 “ (锦州) 城西南七十里。中峰如盖,东西十二麓,拱城北向,悬崖有窦,方深丈许,寒溜如乳,甘冽可饮”。按此记载有误。据 《清一统志·锦州府

  • 五曹

    即五嶆。今云南丘北县西北关寨。民国属广西县,有县佐驻此。

  • 王山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寰宇记》卷109吉州太和县:王山“在县东八十三里。周回三百里。其山峰峦秀异。昔王子乔曾控鹤于此,故以王为名。旱则祈雨必应”。《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和县:王山“旧名义山,晋永嘉中

  • 仁进里

    又作仁庆林。即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仁青。藏语意为宝洲。清林㑺《西藏归程记》:“由墨竹工卡至仁进里,道路较长,几及百里。”1960年并入墨竹工卡县。

  • 营山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池县置,属蓬州。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4营山县: “宋祥符避讳改今名,治有山如营垒也。” 是以山为名。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蓬州,

  • 经楼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北经楼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6: 清江县西北有经楼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