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玛赤康
在今墨竹工卡县西南甲玛乡。为7世纪著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诞生之地。
在今墨竹工卡县西南甲玛乡。为7世纪著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诞生之地。
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北三十里村前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4:高安县西北有村前墟。
①西周诸侯国。妘姓。后入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左传》:隐公元年(前722),“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阳城壮武县。”②又名夷城父、城父邑。春秋时陈邑,后为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
唐兴元元年(784)改梁州置,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勉县、城固等县地。南宋嘉定二年(1209)随南郑县移治今汉中市。元改兴元路。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兴元府。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七十里,沱江西岸。明置巡司于此。清光绪间,戊戌变法被杀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是本镇人。刘坟在镇西南。在四川省富顺县东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化,人口 5500。
又称明第一陵。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南临淮河入洪泽湖口。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朱元璋迁葬其高祖、曾祖、祖父于此。在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东南洪泽湖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修建祖陵,
又作察罕章。指今滇西北一隅。蒙古宪宗四年 (1254) 设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八年 (1271)改茶罕章宣慰司。《元一统志》: 至元十五年 (1278),“改茶罕章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以后茶罕章与丽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大明水“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崇义县傀儡山,北流入章江,为大明江口”。
即雍榆。在今河南浚县西南瓮城。《春秋》: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 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宋元人注: “榆,《公》、《谷》 作渝。雍榆晋地,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郡邑志》: 黎阳县有雍城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明万历 《严州府志》 卷2遂安县: 积雪山 “在县西八十里。冬春积雪不消,故名”。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古荡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属钱塘, 洪武初置”。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古时多水洼河荡,遂名。明洪武中在此设关。现为杭州教育、科研基地和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