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露寺

甘露寺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始建于三国吴,唐、宋又重建。《新定九域志》:“甘露降于此, 因以名。”

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清嘉庆《资州直隶州志》卷5:甘露寺“唐僧真德建。明正统十二年,寺僧明义补修。国朝乾隆初年,寺僧宏慈重修。嘉庆六年,僧月山增修。寺侧西岩,旧传僧无几修炼处。下有泉可以疗疾。寺以此得名。山门有石坊,明刑部郎中题‘第一禅林’”。今寺之大雄宝殿及壁画为明代物。

③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八里少华峰西。唐张乔、郑谷并有《游少华山甘露寺》诗。


(1)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后废。唐李德裕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甘露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以后屡毁屡建,但都建在山上。甘露寺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相传三国时刘备在此招亲。山顶的凌云亭,康有为曾改名为江山第一亭,传为刘备死后孙夫人在此祭他的祭江亭。石帆峰上还有一览亭和清光绪年间移来的万孔玲珑太湖石等。多景楼是甘露寺风景最佳处,宋书法家米芾《多景楼》诗中称“天下江山第一楼”。(2)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北半山腰。为九华山第一景。与祇园寺、百岁宫、东崖寺并称九华四大丛林。清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地山水环拱,于是倡在此立寺,动工之夕,满山松竹皆滴甘露,兼取义佛经,名甘露寺。乾隆间成为丛林。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寺依山而建,建筑面积 3500 平方米,高达五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四周翠竹修林,蔽天遮日。寺旁有定心石,嵯峨陡峭,行人坐在石上,清风拂来,竹海松涛,使人心宁身爽。

甘 露 寺


猜你喜欢

  • 贝丘县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南十五里大辛庄南。三国魏属清河郡。西晋属清河国。北魏属清河郡,移治今临清市东南。北齐省入清河县。②南朝宋侨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隋开皇十八年

  • 马家河

    相当今河北高阳县东孝义河。《方舆纪要》卷12高阳县:马家河在“县东三里。滹沱河支流也。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经蠡县境,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杨村河、上尾河俱流合焉,潴为马家河淀,复东北流入安州界

  • 四大镇

    明、清时四大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仙镇)、汉口镇(今湖北武汉市汉口)、景德镇(今江西景德镇市)、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市)。明、清四个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

  • 琉璃陂

    在今河北邢台县南三十余里。《资治通鉴》: 唐龙纪元年 (889),李克用攻孟方立,“拔磁、洺二州。方立遣大将马溉、袁奉韬将兵数万拒之,战于琉璃陂,方立兵大败,二将皆为所擒,克用乘胜进攻邢州”。即此。在

  • 大连市

    1945年置,属辽宁省。治所在大连(今辽宁大连市)。《南金乡土志》:大连湾有大澳、四小澳,“四澳均可停泊,聚数澳于大澳,故以大连名”。1950年改设旅大市,后复名大连市,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在辽宁省辽东

  • 金岭

    又名金山、金娑岭、金莎岭、金沙岭。即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契苾何力传》:永徽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寇庭州,陷金岭”。《宋史·高昌国传》 引王延德 《高昌行纪》: “历交河州,凡六日,至

  • 南竿塘

    即上竿塘。今福建连江县东南闽江口东之马祖岛。清光绪 《七省沿海要隘全图》 作南竿塘。即“上竿塘山”。

  • 始康县

    ①东晋安帝时置,为始康郡治。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南齐书·州郡下》: “泰始中,成都市桥忽生小洲,始康人邵硕有术数,见之曰: 洲生近市,当有贵王临境。” 梁移治今新都县南一里。西魏废。②南朝宋元

  • 多蓬县

    唐置,属抚水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西北。属抚水州。元废。

  • 多邦城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永富省兴化县。《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广威州:多邦城“在州西,交人谓之兴化府”。《明史·张辅传》:永乐四年(1406),“张(辅)军次富良江北,遣骠骑将军朱荣破贼嘉林江,遂与(沐)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