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瓦埠镇

瓦埠镇

即今安徽寿县东南六十里瓦埠湖东岸瓦埠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瓦埠镇“在寿州东南六十里。肥水旋绕,舟楫商贩来往不绝”。


在安徽省寿县东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瓦埠街,人口960。古为重要驿站,元称瓦埠站。清称瓦埠镇,又称瓦埠街,别名君子里。1949年归属瓦埠乡。1954年置镇,1958年建公社,1972年复置镇,1976年成立瓦埠渔业公社,1984年复建镇。1992年瓦埠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等。特产银鱼、瓦虾。为湖区及瓦东中心集镇,农副产品及水产重要集散地。有碾米、轧花、造船等厂。有公路接合淮公路。瓦埠湖水运通淮南市及寿县。


猜你喜欢

  • 桃渠源

    即今陕西淳化县北秦河乡桃渠塬。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淳耀县治此。

  • 阿不多阑干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喀拉喀什河北岸大红柳滩附近。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阿不多阑干“干柴草更蕃茂,地多碱”。

  • 勐 (猛) 莽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西南六十八里勐满镇。傣语 “勐” 为地方,“莽” 为不像样子,意即不像样子的地方。因佛教传说得名。

  • 李错

    又作里错、利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七十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桑庄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三十里桑庄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三月,太平军 “后股尚在邓州桑庄、腰店”。

  • 石洋河

    在今河南遂平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50遂平县:石洋河“源出黑龙潭, 东流入汝水。明朝天启中,县令胡三省于县东七里疏石洋河,南入沙河,引水周灌,谓之新河,俗呼为玉带水”。

  • 党子口

    在今河南淅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79光化县: 党子口 “在县西北八十里。《舆地记》: 由县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易小舟,又三十里至党子口”。

  • 岠嵎山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二十里。岠嵎水出此。《宋史·仁宗本纪》:庆历六年(1046)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金史·仆散安贞传》载:益都杨安儿起义,据登州,金将仆散安贞败之”。杨安儿与汲政等乘舟入

  • 玉房山

    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南。《寰宇记》卷108虔州赣县:赤石山“唐天宝六年敕改为玉房山。在县东南二十四里。《南康记》云,大石连耸,粲若舒霞。山角多赤石,有玉房、琼室”。

  • 千江河

    即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万源市东南之中河上源。清道光《城口厅志》卷29:千江河在“厅西一百八十里。其源自百支山,流入龙潭河,汇中河”。《明史·杨嗣昌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在玛脑山败后,又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