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华山

玉华山

①在今江西崇仁县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崇仁县:玉华山“在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玉华山“上有玉华仙坛”。

②在今江西宜黄县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宜黄县:玉华山“在县南十五里。亦曰石麓山。三面壁立,惟南一径可通。上有田可二顷,又有泉,昔人常立寨于此”。

③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玉华村附近。唐于此筑玉华宫。宋张岷有《游玉华山记》。

④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十八里。清咸丰、同治年间,何得胜领导的起义军黄号军,以此为据点,发展壮大起义队伍,联合都匀、贵定等地苗族起义军,攻占瓮安、福泉、开阳、修文、龙里等县城,直逼贵阳。同治四年(1865)起义军失败。山上营垒被毁,关卡、战壕尚存。


(1)古称小庐山。在江西省新干县东北。海拔 1169 米。上有石池、马迹、石床、石鼓等遗迹。飞瀑四注,景色迷人。主峰南麓有黎山村。(2)在湖南省辰溪县北。主峰海拔 1024 米。山下有玉华洞,分正洞、左洞和右洞,洞洞相通。洞内石钟乳、石笋等千姿百态,蔚为奇观。洞口建有庙宇。为游览胜地。(3)在贵州省瓮安县南。主峰海拔 1166 米,挺拔峥嵘,三面绝壁。明于山顶建玉华寺,遗址尚存。主峰周围高山连绵,层峦叠嶂。为古代军事要地。清咸丰、同治年间,何德胜农民军以此作根据地抗击清军十三年。


猜你喜欢

  • 沙河砦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七十里沙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为沙河寨巡司。

  • 通天山

    即今山西石楼县东南石楼山。《资治通鉴》: 东汉永和六年 (141),“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击乌桓于通天山,大破之”。胡三省注: “通天山,盖即土军县之石楼山,以其高绝,故曰通天

  • 众安城

    故址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霍尔沁村。清乾隆《盛京通志》卷32:众安城在“(黑龙江)城西北二十余里”。后废。

  • 第一山

    即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天台山。为县治主山。旧名慈氏山。《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县: 第一山“在郡之东,普济院后山也。米元章诗有云: 莫论衡霍冲星斗,且看东南第一山”。《明一统志》 卷7凤阳府: 第一山 “

  • 高蔡

    战国蔡都。在今湖南常德市。《战国策·楚策四》: 庄辛对楚王曰,蔡辛侯 “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古邑名。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战国时为蔡国都城。一说即上蔡。《战国策·

  • 上渣坝卓尼

    简称上渣坝司。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上扎坝。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上渣坝卓尼土百户。

  • 郭陆滩集

    即今河南固始县南三十二里郭陆滩镇。明嘉靖 《固始县志》 卷3 《集市》: “南有郭陆滩集。”

  • 军屯镇

    北宋置,属新都县。在今四川新都县北二十里军屯乡。(1)在河北省故城县西南部。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军屯,人口 1720。据载,明永乐年间官府派十二军户在此定居,故名。1953

  • 邵州

    ①北周置,治所在亳城县(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九年(626)又废。②唐贞观十年(636)改南梁州置,治所在邵阳县

  • 沙体

    亦名沙底、萨底。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南下察隅地区。为僜语地名。现仍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