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独秀山

独秀山

①即独秀峰。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36南安军: 独秀峰 “在南康县东。旧名鸡笼,东坡南迁,更名独秀”。《清一统志·南安府》: 独秀山 “在南康县东南二十五里。旧名鸡笼山,宋苏轼爱其峰峦耸锐,改名。下有龙湫”。

②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5陵水县: 独秀山在 “县西南一里。一峰突起,亦名文笔山”。

③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107永福县: 独秀山 “旁无陵阜,亭亭独峙,高百余丈”。

④在今广西武鸣县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武缘县: 独秀山 “在县南五十里。平地突起一峰,高数十丈,其相近有高峰岭”。

⑤又名紫金山。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中心独秀峰。唐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 “独秀山在郭中,居子城正北百余步,高耸直立,周回一里余,迥出郭中,下有岩洞。” 刘宋时太守颜延之常于石室中读书赋诗,后人因名读书岩。有 “南天一柱” 等石刻。

⑥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独秀山 “在旧城东半里。一峰峭立,亦名印笏山”。

⑦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一里。《舆地纪胜》卷114融州: 独秀峰 “在旧黔南府城北门外。拔地凌空,壁立万仞”。《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独秀山“挺然秀发,上干云霄”。

⑧又名资山。在今四川资阳市西南三里。《寰宇记》 卷76资阳县: 独秀山 “迥然独秀”。《清一统志·资州》: 独秀山 “在资阳县西南三里。今亦名资山”。


猜你喜欢

  •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杜注: “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卷之扈亭北。…… 《竹书纪年》

  • 红庙儿

    一名红庙子。即新疆乌鲁木齐之俗称。清祁韵士《万里行程记》:迪化州“即乌鲁木奇,俗呼为红庙儿,以僧寺居红山嘴之上,红泥垩壁故也”。又《西域释地》:“红山(乌鲁木奇)城东南三里。山色皆赤,上建玉皇庙,以赤

  • 荀公谷

    即苟公谷。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涧,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

  • 逢亭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逢亭”,又称内逢,系布依语音译,即亭目居住地。

  • 连州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属清远卫。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

  • 都镇驿

    在今贵州麻江县。《方舆纪要》 卷121麻哈州: 都镇驿 “州城内。都匀、平越之交也”。

  • 沙田埠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沙田。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沙田(市),县西薦外。”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宜春县西南有沙田铺。

  • 广武县

    ①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十五里古城村。东汉改属雁门郡。三国魏为雁门郡治。北魏明帝时移治上馆城(今代县)。隋开皇五年(585)为代州治,十八年(598)改为雁门县。②三国蜀汉置,属阴平郡

  • 绍兴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绍兴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简称越。在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南岸。面积 7901 平方千米(市辖区101平方千米)。人口433.5万(市辖区61.1万)。辖越城区和绍兴、

  • 狼渊

    又名狼陂。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左传》: 文公九年 (前618),“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杜注:“颍川颍阴县西有狼陂。”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左传》文公九年(前618年):“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