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马岭驿
明置,属义州卫。即今辽宁义县东牵马岭。明 《辽东志》 卷2驿传: 牵马岭驿在 “义州城东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牵马岭在“卫西北六十里。山脉与医巫闾相接,势极险峻,中通驿路,行者必下马攀援,乃得越,故名。今置驿于此”。
明置,属义州卫。即今辽宁义县东牵马岭。明 《辽东志》 卷2驿传: 牵马岭驿在 “义州城东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牵马岭在“卫西北六十里。山脉与医巫闾相接,势极险峻,中通驿路,行者必下马攀援,乃得越,故名。今置驿于此”。
在今河北海兴县东北海滨。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大口河海口。
在今湖南常德县北。清设巡司于此。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北大龙站。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蹇家坪驿丞迁此。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置巡检司。后废。
汴水支流。在今河南杞县南。《方舆纪要》卷47县: 鲁沟 “自陈留县流入境, 下流入于汴河”。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义兴县“有张公山”。《寰宇记》卷92宜兴县:张公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山巅空穴到底,郭璞注云:阳羡有张公山,洞中南北二堂。故老传云:张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张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时为驿道所经。《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五代唐天成元年(926),“(李)存渥与刘皇后同奔于太原,行至风谷,为部下所杀”。即此。
即新门。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以唐开元末凿,故名。
亦名南池。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十五里七里镇。《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将池在县南。” 《寰宇记》 卷 86 阆中县: 彭道将池,“ 《郡国志》 云: 彭道鱼池在州西南。《四夷述记》云: 州东南
①明置,在今江西贵溪县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时巡司移驻上清镇。②约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部。《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在 “县西北六十里。宋曰水陆管界巡简寨,在县城内。嘉祐中迁澥浦上,改今名
①隋仁寿初改湖州置,治所在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大业初废。②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县地。上元二年(761
又名厥固。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一里永堌镇。《魏书·地形志》: 沛郡相县有厥城。《梁书·兰钦传》: 大通元年 (527),兰钦攻北魏萧城,“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