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琮州
即牒珍州。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石棉县境。
即牒珍州。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石棉县境。
东晋高僧罽宾创建,即今广东广州市光孝寺。
即今河北唐山市北十五里缸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滦州图:西南有缸窑镇。
即今河北威县北七级镇。明嘉靖《威县志》卷2:七级集“在县北七十里”。
即鸿池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二十里 (今偃师市西)。《魏书·咸阳王禧传》: 景明二年 (501),咸阳王谋反不决,“夜宿于洪池 (别墅),……将士所在追僖,僖自洪池东南走”。即此。久堙。在今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舆地纪胜》卷90韶州: 锦石岩 “在仁化县南十七里。有三岩,分上、中、下。上有佛像,宛若堂殿。其径弯环,直上千余级,夹道杉松,高凌霄汉”。宋邓嘉猷有 《游锦石记》。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以四望溪(今茫溪河)注入岷江之口为名。明置巡司于此。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北雍州。治所在三原县 (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 随县移治今陕西三原县北清水峪。辖境相当今陕西三原县地。北周建德二年 (573) 废。北魏孝昌三年(
在今台湾省恒春半岛西南端,与鹅銮鼻东西相对。猫鼻头半岛为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分界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为西北之关山,高153米。西坡颇陡,猫鼻头在小半岛之东南角,因海边一巨石似猫状而得名。
在今越南东南部藩朗南之嘎那角。一说指加里曼丹岛西岸之坤甸。《宋史·外国列传·注辇国》: “ (三佛齐国) 又行十八昼夜,度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
亦作溶江、容江。在今贵州榕江县北。《明一统志》 卷88黎平府: 容江 “源出苗地,北入福禄江”。古称揭阳江。在广东省东部。因流经古揭阳市地多榕树,故名。源于陆河县凤凰山,向东流至汕头市郊牛田洋注入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