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焦夷县

焦夷县

唐天祐二年 (905) 为避朱全忠父讳改城父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资治通鉴》: 唐光启元年 (885),“秦宗权寇颍、亳,朱全忠败之于焦夷”。即此。五代梁龙德初改为夷父县。


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避朱全忠父讳,改城父县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乡。属亳州。《资治通鉴》:光启元年(885年),“秦忠权寇颍、亳,朱全忠败之于焦夷”,即此。五代梁龙德初改名夷父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城父县。


猜你喜欢

  • 高台 (臺) 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高台千户所置,属甘州府。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七年 (1729)改属肃州。民国初属甘肃安肃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 沙井堡

    ①即今甘肃张掖市西北沙井乡。《清一统志·甘州府》:沙井堡“在张掖县西北五十里。东至甘泉驿五十里,西至沙河堡二十里。兼置驿于此”。②即今甘肃兰州市西北沙井驿。《清一统志·凉州府二》:沙井堡“在平番县(今

  • 阿克赛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卡吉赛。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阿克赛“在图斯库勒南岸,通西三十里”。

  • 乌衣镇

    即今安徽滁州市东南清流河西岸乌衣镇。《清一统志·滁州》:乌衣镇“在州东南三十五里”。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东南部。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4.14万。镇人民政府驻乌衣街,人口 6000。得名有二说:一说

  • 东武城县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东汉属清河国。西晋太康中改为武城县。《元和志》卷16东武城县:“自后魏以来,山东贵族清河诸崔,即此邑人,为天下甲族。”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属

  • 欠对山

    又作次对山。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为大兴安岭南段。《隋书·北狄传》:“南室韦……土地卑湿, 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欠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又多蚊蚋,人皆巢居以避其患。”古山名。又作次对山。即今黑

  • 三宿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引《江华县志》:“竹子尾宿、旦久宿、平冈宿,号三宿,皆平地瑶也。明洪武初,招抚下山,附籍大桐乡。每宿佥点一人为千长,听调征剿,立瑶老以约束众瑶。”

  • 垝津

    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战国策·魏策三》: “秦故有怀地刑丘、之城、垝津。”又作围津。见“围津”、“白马津”。

  • 吴王口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4阜平县:吴王口,“(明)弘治十三年筑城置戍。《关隘考》: 自吴王口而下,凡十九口,亦属倒马关南路”。

  • 大庙飞来殿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北四里飞来岗上。本东岳庙,殿原供奉东岳大帝塑像,早已圮毁。殿建于宋元时期,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