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亳
唐方镇名。广德元年 (763) 改滑卫节度使置,治所在滑州 (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亳 (今安徽亳州市) 二州。大历七年 (772) 改为永平军节度。
唐方镇名。广德元年(763年)以滑卫节度使改名,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大历七年(772年)号为永平军。
唐方镇名。广德元年 (763) 改滑卫节度使置,治所在滑州 (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亳 (今安徽亳州市) 二州。大历七年 (772) 改为永平军节度。
唐方镇名。广德元年(763年)以滑卫节度使改名,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大历七年(772年)号为永平军。
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7鹤庆军民府 “龙珠山” 条下: 象眠山 “山势逶迤,如象眠然,因名”。
即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水经·汶水注》:“《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徕三老矣。”
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七十里。
在今山东招远市西十五里。《清一统志·登州府》: 雾云山,“ 《县志》: 山形高峻,每辰卯之交烟云吞吐,回合山麓”。
①唐武德六年(623)改南道州置,治所在平道县(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贞观十年(636)废。②唐开元四年(716)置,治所在叶县(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叶县、襄城、方城、西平、舞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平泉县北洼子店附近。《辽史· 地理志》 “松山州” 后引宋王曾 《上契丹事》 曰: “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双古城遗址。《汉书·地理志》 注:师古曰,“阚骃云众水所会,故曰会水”。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北。属酒泉郡。北魏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武安州置,治所在武安县 (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海防、鸿基一带。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安州。
即新市镇。今陕西渭南市北辛市镇。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市,人口 4930。宋置新市镇,元改今名。1949年设辛市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乡,
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北三十里。《水经·渭水注》: “雍水出雍山。” 秦置雍县,因水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