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潭县

湘潭县

①南朝梁天监中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东。隋开皇三年 (583) 属衡州,大业三年 (607) 属衡山郡。唐天宝八年 (749) 改为衡山县。

②唐天宝八年 (749) 改衡山县置,属衡阳郡。治所在洛口 (今湖南湘潭县治易俗河镇)。元和后属潭州。宋移治今湘潭市。元元贞初升为州,明洪武三年 (1370) 复降为县,属长沙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湖南省。1992年移治易俗河镇。


(1)古县名。南朝梁天监中分阴山县置,治今湖南省衡山县东。属湘东郡。隋先后属衡州、衡山郡。唐天宝八载(749年)改为衡山县。(2)今县名。在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属湘潭市。面积2513平方千米。人口112.4万。辖17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易俗河镇。南朝梁天监年间,析阴山县置湘潭县,治今衡山县东,属湘东郡。唐天宝八载(749年)改为衡山县。同年又改衡山县置湘潭县,移治洛口(今易俗河镇城塘);此为今县境命名湘潭之始。宋代迁湘潭县治于今湘潭市城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潭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湘潭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湘潭州降为县,五年属长沙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后属长沙专区。1950年于城区置湘潭市。1952年属湘潭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后属湘潭市。1992年县址迁至易俗河镇。地处湘中丘陵中部,主要地形系丘陵间以平原。湘江及支流涟水、涓水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为主,并产甘薯、油菜籽、黄花菜、花生、豆类、油茶、柑橘、茶叶,林产多松、杉、南竹等。饲养业、水产养殖业素称发达,湘莲为特产。矿产有锰、矽砂、煤、磷、海泡石等,其中锰、矽砂、海泡石储量与质量国内闻名。有水泥、化工、食品加工、湘绣、造纸、玻璃制品、铁锅、农机具等厂。传统产品原汁酱油、镰刀、湘绣、铁锅著名。湘黔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320国道贯境。湘江和涟水通航。纪念地有彭德怀故居、齐白石故居。名胜有碧泉潭、草衣岩。


猜你喜欢

  • 西夏避暑宫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拜寺口南侧镇木关沟内之皇城台子遗址。嘉靖《宁夏新志》卷2古迹:避暑宫“贺兰山拜寺口南山之巅。伪夏元昊建此避暑,遗址尚存。人于朽木中尝有拾铁丁长一二尺者”。

  • 清川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马盘县置,属江油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乾元初属龙州。南宋端平三年 (1236) 废。元初复置,至元二十二年 (1285) 废入龙州。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

  • 云栖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五云山下。《清一统志·杭州府二》:云栖寺“吴越建。宋治平二年改名栖真禅院。后废”。明隆庆五年(1571),掘地得碑,即古云栖寺。“云栖竹径”为杭州胜景之一。

  • 湟州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置,治所在邈川城 (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平安、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北及甘肃永靖县黄河以东地。宣和元年 (1119) 改为乐州。北宋元符

  • 广信军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威虏军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金天会七年(1129)改为遂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治遂城县(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西

  • 鸣谦驿

    清置,属榆次县。即今山西榆次市西北十八里鸣谦镇。《清一统志 · 太原府一》: 鸣谦驿“在榆次县北二十里,西去府城五十里。明景泰七年筑城周三里许,门三,池绕其外。本朝设驿丞,后裁”。

  • 石鼓赕

    唐南诏置,属云南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南诏后期属弄栋节度。宋大理属威楚府。元改石鼓县。大理前期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西北吕合镇西石鼓村。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为百户,元至元二十

  • 焦湖镇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南,临巢湖。《明史·地理志》 无为州巢县: “西南有焦湖巡检司。”

  • 青山岭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青山岭 “在府西一百五十里,山四面高耸,中坦平,多产杉漆诸药”。

  • 杨梅峰

    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80安仁县:杨梅峰“壁立数仞,绝顶有井。五代时马殷将欧阳頵于此立寨屯兵,以备南汉。宋沈通父子亦保障于此。元末乡人垒石为门,中为屋室,相率保此避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