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温宿城 (今新疆乌什县)。东汉延光三年 (124)属西域长史。
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一带。汉属西域都护。唐以其地置温肃州,又名于祝,隶龟兹都督府。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温宿城 (今新疆乌什县)。东汉延光三年 (124)属西域长史。
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一带。汉属西域都护。唐以其地置温肃州,又名于祝,隶龟兹都督府。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南三十里宝石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通山县东南有宝石河市塘。
又作扎什伦布或札什伦布、昔孜。清康熙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北宋庆历元年 (1041) 置,属晋州。在今山西临汾市南。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①唐永淳元年(682)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五代南唐改名永贞县。北宋太平兴国中复名扬子县,大中祥符六年(1013)移治今江苏仪征市,为真州治。南宋建炎元年(1127)升为扬子军,
在今河南鄢陵县南。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载:朱濞“以卒从起丰,入汉,以都尉击籍、荼”。初封为鄢陵侯。《方舆纪要》卷47鄢陵县:朱濞城“县南有朱濞城,濞,汉初功臣,封鄢陵侯,因筑此城”。
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二十四里丁栾镇。旧属滑县。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丁栾集,距城八十里。”1949年改属长垣县。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续汉书 · 郡国志》 新城县: “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 《水经· 伊水注》: 伊水流径新城县南,“故蛮子国也,县有鄤聚,今名蛮中是也”。又名鄤子、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南榆林港。清光绪《崖州志》卷2:三亚港在“城(今崖城镇)东一百二十里,受三亚、大陂、临川水入海,为商船麇集处”。在海南省三亚市区、三亚河入海处。古为著名的沿海港口,1942年在此建军港
即今西藏西南部冈底斯山。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冈底斯山“即大雪山地,阿哩地方之东北,周一百四十余里,峰峦陡绝,积雪如悬崖,山顶百泉聚流,至麓即伏,实诸山之祖脉,梵书所谓阿耨达山也”。阿耨达为清凉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