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邑县
隋开皇八年 (588) 改阳平县置,属魏州。治所即今山东莘县。开皇十六年 (596) 为莘州治。大业初改为莘县。
古县名。隋开皇八年(588年)改阳平县置,治今山东省莘县。属魏州。十六年为莘州治。大业初州省,改县为莘县。
隋开皇八年 (588) 改阳平县置,属魏州。治所即今山东莘县。开皇十六年 (596) 为莘州治。大业初改为莘县。
古县名。隋开皇八年(588年)改阳平县置,治今山东省莘县。属魏州。十六年为莘州治。大业初州省,改县为莘县。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春日乡东北十八里力里村。原为高山族排湾人社名。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力力社“离府治二百五十五里”。连横《台湾通史·经营纪》:康熙五十四年(1715),总督满保奏言:“所
北魏永安中以怀荒 (今河北张北县)、御夷(赤城县北) 二镇置,后移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北。北周移治灵丘县 (今山西灵丘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六年 (623) 复置,寄治阳曲县 (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
在今四川綦江县及江津市境。《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 綦江 “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僰溪”。上源为松坎河,源出贵州桐梓
即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6南溪县:李庄水驿“在治西七十里”。
在今山东枣庄市北。《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车梢山“在峄县北六十里。一名三峰山。沧浪渊出此”。
即生窦。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杀子纠于笙渎。” 《集解》: “贾逵曰: 鲁地句渎也。”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新唐书·两爨传》:贞元间,韦皋兵与两林大鬼主苴那时“大破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军于北谷”。即此。又称台登谷(《资治通鉴》)。今四川省冕宁县安宁河及其上游柯别河河谷。《蛮书·云南界内途
即今山西洪洞县北杨堡村。《清一统志·霍州》 “梗壁堡”条下:“杨堡,在(赵城)县南十里。”
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四合乡。《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四合镇“在大竹县”。清设经制外委驻防。乾、嘉间曾设同知于此。(1)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西北部。面积86.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巩
即石汗那。都艳城(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